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启用“人脸识别盾牌”筑牢不动产登记防线
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聚焦群众关切,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于近日正式启用人脸识别认证系统,全力打造智慧、高效、安全的不动产登记服务窗口,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群众财产权益筑牢坚实根基。
科技赋能,严把登记安全关口。不动产登记涉及群众重大财产权益,安全与准确至关重要。过去,人工核验身份信息不仅耗时费力,还存在冒名顶替、虚假登记等风险隐患。为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引入“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借助公安部门权威的人口信息数据库和先进的人脸比对算法,实现对申请人身份的精准核验。
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系统可实时动态采集申请人的人脸信息,并与身份证件信息进行细致比对,自动判断“人证是否一致”。这一举措有效遏制冒用身份证、伪造证件等不法行为,将登记风险降至最低。该系统支持线上线下多场景应用,无论是群众在窗口现场办理业务,还是通过“皖事通”APP 等线上平台提交申请,均需通过人脸识别完成身份认证,确保每一笔业务都真实、合法,为不动产登记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精简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引入人脸识别技术不仅是保障安全的创新之举,更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招。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此为契机,结合“一窗受理”“数据共享”等机制,对办事流程进行全面优化。
以往,群众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需要提交大量重复材料,人工核验环节耗时较长,效率低下。如今,办事群众完成人脸识别认证后,系统能够自动调取关联信息,减少重复提交材料的繁琐步骤,办理时限大幅压缩。这一转变不仅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也体现中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质量的生动实践,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关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等要求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提高工作效能,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持续探索,注入营商环境新动能。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唯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持续探索“智慧登记”新模式,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完善紧密结合。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升级人脸识别等智能系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便捷性。另一方面,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新技术、新模式能够安全、高效运行。通过这些举措,全力守护群众的“房本安全”,为优化区域财产登记领域营商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再上新台阶。(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