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市管理局答好“三道题”“绣”出新颜值

    时间:2025-01-22 09:34 来源:区城市管理局次数: 字体大小:【 打印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环境卫生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更应在精、细上下功夫。区城市管理局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根本,以洁净如新为追求,全力答好城市保洁、垃圾分类、守护环境三道题,精心描绘着城市环境卫生的美丽答卷。

    答好城市保洁题,擦亮市容新面貌

    人机协同,智领环卫效能进阶。区城市管理局依据道路影响力、车流量以及人流量等实际状况,科学明确道路分级环卫作业指标,紧紧围绕“机械化作业、智慧型环卫”的发展方向,全力提升环卫车辆运营效率。通过试点引入无人清扫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推动环卫作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人机结合、协同高效作业”模式转变,让城市环境的清洁维护更加及时、高效。

    公厕升级,打造品质城市驿站。2024年,区城市管理局大力推进“驿站化公厕”建设工程,创新采用打造城市驿站的理念新建、改造城市公厕。经过精心规划与建设,累计打造6座独具全新内涵的城市驿站,这些公厕不仅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融入更多便民服务设施和舒适的环境设计,极大地提升群众的使用体验。截至2024年,区城市管理局公厕数量已达48座,其中二类标准以上的有44座,占比高达91.67%,以高品质的公厕服务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与获得感。

    活动保障,彰显环卫专业形象。在2024年,区城市管理局环卫部门积极承担并出色完成全国马拉松赛事、农民丰收节等各类大型活动的环卫保障任务20余次。在活动期间,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安排专人值守,及时清理垃圾,保障各类大型活动现场整洁干净、舒适卫生,充分展现湾沚环卫的专业素养和良好形象。

    答好垃圾分类题,解锁时尚新路径

    多元宣传,分类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区直各单位党员志愿者300余名深入学校、公园、企业等重点区域,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与党建、文明创建等跨界融合,通过主题宣讲、入户宣传、承诺签名、游戏互动等形式,助力生活垃圾分类入脑入心。全年开展系列宣传活动20次,入户宣传约5千余户,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在人民网、安徽省电视台等各级主流媒体发布宣传报道78篇。

    公交服务,厨余收运提质增量。在去年“以量为准、力求实效”的基础上,今年我区厨余垃圾收运工作突出“公交收运、服务为先”,并在夏季夜市经济高峰期开启夜间收运模式,手把手教餐饮单位如何分拣厨余垃圾,确保厨余垃圾应收尽收规范处置,实现“垃圾量、纯净度、满意度”三提升。目前建城区共2065户餐饮单位、86个居民小区、8个菜市场纳入收运范围,示范片区内厨余垃圾分出率始终保持在20%以上。

    两网融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在学府春天、公园城邦、世纪之光等5个居民小区开展可回收物智能回收试点工作,居民在智能回收箱上扫码投放可回收物,在箱体内辨识称重并直接打款到居民账号上,方便居民不出小区将垃圾“变废为钱”,极大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同时实现可回收物分出品类、数量的溯源、记录和统计。截至目前,投递次数共计592余次,总重量约1623kg。

    答好守护环境题,回应群众新期盼

    站点改造,提升生态环保效益。为有效解决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置难题,2024年,区城市管理局大力推进中转站改造提升项目。此次改造从源头到末端,构建完整的生活垃圾渗滤液及站内污水产生、收集、处理的闭环处置系统。经过改造后,渗滤液处理效率大幅提高,水质达标排放,极大程度地避免对周边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守护城市生态环境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大件处置,实现资源利用突破。2024年,新建的大件垃圾处置中心正式投入试运营。该中心对日常生活中各类大件垃圾如旧沙发等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破碎分拣后回收再利用。截至目前,大件固废处置中心已累计处理大件垃圾86.9吨,从中回收可再利用资源4.5吨,切实打通生活垃圾处置的“最后一公里”,不仅有效解决大件垃圾无法处置的短板,还为资源循环利用开辟新渠道。

    社企吹哨,携手共筑洁净家园。环卫部门积极构建与社区、企业的高效联动机制,在社区小区和园区企业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环境卫生提升活动,只要社区、企业“吹哨”,环卫迅速“响应”。2024年举办进小区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宣传品5000余份,开展“城市管理融入小区”整治提升行动6次,累计清理卫生死角垃圾超30吨。解决企业保洁难题15次,出动人员300人次车辆80趟次,为园区820家企业提供生活垃圾收运服务。通过各方齐心协力,区城市管理局干净整洁、宜居宜商的良好面貌,让群众真切体会到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之感。(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