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发展规划解读】湾沚镇2025年总体规划解读
一、制定计划和背景
响应"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政策导向,如利用"空铁公水"交通优势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突出湾沚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如通过"三苏文化"文旅IP差异化定位)。依托现有农业基础(山芋、冬桃等特色产品)和生态资源(青弋江、南湖等水域),发展"农业+文旅"融合经济。针对老龄化趋势(建设康养中心)、城市治理痛点(老旧小区安全隐患)实施精准补位。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构建"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从传统工业向科技服务、数智经济转型升级,从功能型城市向"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转型,从文化资源保护向文旅IP运营升级,激活乡土文化价值。
三、主要任务与实施路径
1. 经济升级攻坚战。围绕"1245"战略锁定4个省级项目、10个亿元项目,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打通"高校-企业"人才输送通道,设立科技孵化基金。推动传统企业"设备更新+技术转型"双轮驱动,培育规上企业梯队。
2. 城市更新行动。分批次完成4个主城区小区雨污分流改造,2025年实现数智中心200万元销售目标。通过"充电桩+消防维修+电梯改造"消除四大隐患,试点"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创建"一社区一品牌小区",建立业委会正负面清单制度。
3. 城乡融合工程。盘活3.78万亩存量土地,保障航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用地。以"百花村精品示范村"为样板,推广"三苏文化+越野赛事"农文旅模式。实施青弋江等重点水域治理,推进10.4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
4. 文旅品牌突围。打造"状元金花节""四季音乐会"等IP活动,联动马鞍山"三苏文化"资源。将"水梦南湖"升级为"企业家第二总部",植入民宿、咖啡馆等业态。通过VR、直播技术活化"时光老街"非遗文化。
5. 民生服务提升。构建"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农村幸福院"城乡联动网络。推广"红黄绿"三色医疗服务,完成镇卫生院搬迁。打造"文润沚津"系列品牌,完善15分钟健身阅读圈。
6. 社会治理创新。深化"逢四说事""邻里议事亭"等自治机制,推广"六尺巷工作法"。修订《干部管理办法》,探索"弹性工作制+全时段服务"模式。建立"领导接访+调解协议"闭环机制,推动"事心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