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类预案】2024年湾沚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一)湾沚镇概况
1. 地理位置
湾沚镇位于青弋江畔。北与六郎镇毗邻,东接花桥镇,西同陶辛镇隔河相望,南以九连山为界与宣城市接壤,全镇辖13个社区和9个村委会,总面积219平方公里,总人口11.56万人,耕地6.66万亩。
沪渝高速、皖赣铁路贯穿境内,芜屯公路、湾石公路在城区交汇,水陆交通便捷。全镇地形以丘陵区为主,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为皖南山区延伸带末梢,全镇在册圩口5处,其中4千亩以上圩口2处:罗保圩、昭义圩;1~4千亩圩口3处:长岗圩、立新圩、桃连圩(由徐村圩、稔村圩、宋兴圩合并而成)。
2.河流
我镇西临青弋江,东临汪溪河,北临赵家河,南临竹塘河。南湖、罗福湖、东湖等居于其中。全镇沟塘率5%。
(1)青弋江:起源于黄山北麓,自西河珩琅山入境,流经西河、红杨入我镇,镇境内全长8.8公里。
(2)赵家河:自十三连圩南阳村从青弋江分出,流经蟠龙、老村、新竹、汪溪坝至蜈蚣渡入青山河,镇境全长11公里。
(3)竹塘河:起源于九连山以北一带的山冲积水,流经三元经东门
渡闸汇入裘公河,镇境全长7.5公里。
(4)汪溪坝西河:起源于我镇三元、永丰、津元一带的山冲积水,流经开发区、桃园、老村、新竹经汪溪坝站汇入赵家河,镇境全长10公里。
(5)汪溪坝东河:起源于我镇石坝、桃园一带的山冲积水,流经石坝、桃园,经汪溪坝站汇入赵家河,镇境全长7公里。
(6)汪溪坝撇洪沟:起源于我镇新丰、永丰一带的山冲积水,流经开发区、桃园、石坝,自花桥福兴桥汇入黄池河,镇境全长9.2公里。
(7)惠民坝撇洪沟:起源于我镇新丰村藕坝,流经新丰村、花桥东门村汇入裘公河,镇境全长7.1公里。
(8)南湖:南湖属丘陵区地表径流汇聚而成的季节性内湖。起源于我镇津元村和红杨一带山冲积水,入罗保圩内形成南湖蓄滞洪区,自南湖站汇入青弋江,正常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镇境全长3.5公里。
(9)罗福湖:起源城南新区、芜湖南路、环城南路一带的地表径流,自麒麟闸汇入青弋江,水域面积210亩,皖赣铁路将其一分为二。汛期,若青弋江水位高于罗福湖水位,通过老人桥站排入青弋江。
3.水利工程
湾沚镇境内共有在册圩口5处。全镇堤防总长约88公里,其中外河堤防总长20公里,内河堤防总长43公里,撇洪沟堤防总长25公里。全镇圩区现有固定(机房)排灌站24座,装机44台4144kw,流量46.55m³/s;境内共有水位测报站7座,其中国家级水位测报站1座,汪溪坝站,所在河流为赵家河(青弋江支流);区级水位测报站6座,分别为湾沚站(青弋江)、老人桥站(青弋江)、永兴站(赵家河)、南湖站(青弋江)、昭义站(赵家河)和立新站(竹塘河)。
昭义圩:总面积7.1km²,昭义圩现有河堤长度7.10公里,堤顶高程15.5~15.8米之间,顶宽一般在4~6m米左右。现有排灌站2座,装机7台,装机功率970kw,总流量8.7m³/s,涵闸3座。水位测报站为方庄站(赵家河),设防水位10.5米、警戒水位12.5米、保证水位13.4米。
罗保圩:总面积5.8km²,罗保圩现有堤防长度6.8公里,堤顶高程14.9~16.5米之间,顶宽一般在5~8m米左右。现有排灌站3座,装机8台,装机功率935kw,总流量11.4m³/s;涵闸8座。罗保圩水位测报站为湾沚站(青弋江),设防水位11.0米、警戒水位13.0米、保证水位14.6米。
长岗圩(内河堤防):总面积2.5km²,长岗圩现有河堤长度5.1公里,堤顶高程12.0~12.5米之间,顶宽一般在3~4m米左右。现有排灌站1座,装机3台,装机功率165kw,总流量1.8m³/s,涵闸3座。水位测报站为汪溪坝站(赵家河),设防水位9.0米、警戒水位10.0米、保证水位10.5米。
桃连圩(内河堤防):总面积1.80km²,由徐村圩、稔村圩、宋兴圩合并而成。桃连圩堤防长9.2km,其中隔堤为4.7km。除内隔堤外堤顶高程11.3~11.6m,顶宽3~4m,内坡比1:2,外坡比1:1.5。现有排灌站4座,装机5台,装机功率239kw,总流量2.5m³/s,涵闸5座。水位测报站为汪溪坝站(赵家河),设防水位9.0米、警戒水位10.0米、保证水位10.5米。
立新圩(内河堤防):总面积3.0km²,立新圩现有河堤长度7.0公里,堤顶高程12.5~13.0米之间,顶宽一般在3~4m米左右。现有排灌站2座,装机4台,装机功率220kw,总流量2.4m³/s,涵闸3座。水位测报站为立新站(竹塘河),设防水位10.0米、警戒水位10.4米、保证水位11.4米。
4.监测预警设备
全镇安装应急广播200个,位于9个村村部、13个社区及各个重点区域村民小组。镇内有国家级水位测报站1座;区级水位测报站6座。
5.历史水旱灾害
2020全镇年受汛期降雨影响社区(村)为10个,分别为东湖社区、华庆社区、罗保社区、民主社区、蟠龙社区、前进社区、新都社区、阳光社区、永丰社区、新丰村。其中新都社区、阳光社区、永丰社区和新丰村受灾较为严重,主要集中为降雨流量较大导致地下室、车库、电梯房被淹、排水管道堵塞导致积水严重、部分基础设施受暴雨影响损毁。
2022年全镇有4个行政村受到不同程度的旱情影响,分别为杨村村、石坝村、津元村和三元村,种植作物面积为10196.4亩,其中受旱情影响9449.4亩。在田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均受到旱情影响,包括轻度干旱面积7013亩,重度干旱面积2390.4亩。此外三元村有505亩、三元村有228亩田面无抗旱条件。
(二)风险隐患情况
1. 堤防和圩口风险
防汛堤防较长,部分堤防防洪标准较低,堤身单薄,河道窄,穿堤水利工程较多,除罗保圩堤防外,其它大部分堤防堤身单薄而没有达标。同时,因迎流顶冲,激流冲涮,外脚淘空,形成新的险段。堤防多段含砂性重,土质差,遇外河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堤身、脚都有严重渗水散浸现象;全镇圩堤历史隐患10处,长7.75km。
昭义圩:昭义圩属新竹村、老村村,现有耕地5000亩,区域内有人口2200人。近年以来,湾沚镇对昭义圩堤防进行了逐年修整与加固,堤防高程已达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断面基本达标,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昭义圩为青弋江支流赵家河在西北外部绕流,外堤防与花桥镇联建圩外堤防在汪溪坝相连,中间隔堤即汪溪河堤,高程低于外堤约3m,昭义圩内仍受洪水影响。
罗保圩:属罗保社区,现有耕地4500亩,圩内人口240人。湾沚镇罗保圩为青弋江干流所环绕,近年以来,湾沚镇对罗保圩堤防进行了逐年修整与加固,特别是青弋江干流治理工程,堤防高程已达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防断面基本达标,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罗保圩堤防也是城关西南部的重要防线,罗保圩的安危直接危及湾沚区防洪安全。
长岗圩:所在村为桃园村,耕地面积2200亩,人口1400人。长岗圩为内河堤防,建国以来,长岗圩堤防进行了逐年修整与加固,堤防防洪标准已达十年一遇,
安保河和汪溪坝河均是赵家河的支流,长岗圩东侧临百草湖、汪溪坝,汛期当赵家河水位较高时,为防止赵家河河水倒灌,将关闭汪溪坝外河闸门。由于安保河和汪溪坝河蓄水容量小,来水面积大,一旦当地普降暴雨,则内河水位上涨极快。同时因堤身单簿,在高水位长时间的浸泡下,堤防极易出现散浸、漏洞险情。
桃连圩:所属村为桃园村,由徐村圩、稔村圩、宋兴圩合并而成,现有耕地2200亩,人口900人。
桃连圩为内河堤防,建国以来,桃连圩堤防进行了逐年修整与加固,堤防防洪标准接近十年一遇,但仍存在如下问题:堤身单薄而没有达标,因迎流顶冲,激流冲涮,外脚淘空,形成新的险段。堤防多段土质差,遇外河高水位长时间浸泡,堤身、脚都有严重散浸;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度汛。主要是徐村圩和稔村圩堤身单薄,坡陡。
立新圩:属三元村,现有耕地2100亩,人口77人。立新圩为内河堤防,建国以来,立新圩堤防进行了逐年修整与加固,堤防防洪标准已达十年一遇。
立新圩东侧东门渡河,汛期当裘公河水位较高时,为防止裘公河水倒灌,将关闭东门渡外河闸门。由于晒箕湖蓄水容量小,一旦当地普降暴雨,则内河水位上涨极快,2020年汛期立新圩全段加子埂约1米高。同时因堤身单簿,在高水位长时间的浸泡下,堤防极易出现散浸、漏洞等险情。
2.洪涝风险:
圩内地面高程在▽7.5~▽9.5米(吴淞高程)之间,远低于汛期洪水位。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在1200mm左右。5~9月份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梅雨期降雨量更为集中,受集中降雨、皖南山区突发性降雨,形成洪涝灾害。
我镇境内河网交织,赵家河沟通青弋江和汪溪河,汛期几大水系密不可分,形成分洪、蓄洪的统一整体。由于青弋江上游来水量大,入江处河道狭窄,加上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黄砂开采,造成我镇遇大汛年份,在山洪暴发和江水顶托(俗称“龙虎斗”)的情况下,就会受到严重的洪水威胁,面临极大的防汛压力。
由于位于青弋江、水阳江交汇的上游,属长江支流,因此,境内洪水形成往往受上、下游洪水双重影响。洪水均为暴雨型洪水,但在成因上有下列类型:
(1)上游暴雨洪水:因皖南山区降雨或陈村水库泄洪,形成洪水后全面入境。其洪峰水位高、流量大、推进速度快、涨峰历时短,这种洪水往往单独作用,形成不了高水位。
(2)下游顶托洪水:当长江流域洪水位高居不下,便形成江水倒灌,使上游来水下泄缓慢,滞留镇境时间长。由于我镇距长江较近,内河水位基本上与长江同涨同落。
(3)全流域洪水:长江、青弋江上游集中降雨,各水系形成的洪水同期入境,而长江水位又持续偏高,致使上游入境洪水下泄困难,大量滞留我镇境内河段,这种洪水对我镇圩堤防汛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是我镇圩区常见的洪水类型,也是全境特大灾害型洪水的类型。如1983、1991、1996、1998、1999、2016、2020年。
(4)南湖、汪溪河、竹塘河、汪溪坝撇洪沟、惠民坝撇洪沟蓄滞洪区:南湖、汪溪河、竹塘河、汪溪坝撇洪沟、惠民坝撇洪沟均为丘陵区地表径流汇聚而成的季节性内湖,汛期水位受外河水位制约。如当地突降暴雨,丘陵区径流滞蓄在湖区内,造成内河水位陡涨,长时间无法泄洪,就会对我镇安全度汛构成严重威胁。
现对千亩以上圩口洪涝风险做重点分析。
3.干旱风险
湾沚镇西临青弋江,东临汪溪河,北临赵家河,南临竹塘河。南湖、罗福湖、东湖居于其中。全镇沟塘率5%。
全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冷而干燥,夏季盛行东南风,暖而潮湿。每年夏季,北方冷气团与南方副热带高压交汇形成峰面,形成梅雨期,若峰面一跃而过或副热带高压过弱位置偏南,往往梅雨期短或空梅,则呈干旱少雨天气,如1958、1978、2000年。梅雨期后,降水一般较少,易形成伏旱、甚至连秋旱。
此外部分田面无抗旱条件应对旱情,如2022年津元村鲁村片无抗旱条件面积达228亩,三元村达505亩,导致水田缺水,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往年受旱严重、无抗旱条件区域应采取措施做重点工作部署。
二、组织指挥及职责
(一)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镇人民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所(以下简称镇防指),具体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全镇防汛抗旱工作;贯彻落实省、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决策部署;负责落实防汛责任制,组织编制全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水旱灾害应急转移预案等,开展防汛培训演练;负责筹集防汛抗旱资金,储备防汛抗旱应急物资,组建防汛队伍;组织开展汛前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掌握全镇汛情、水情、工情、灾情情况;组织实施抗洪抢险、转移安置、灾后处置等工作。
1.镇防指组成
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所负责领导、组织全镇的防汛抗旱工作。镇防指由镇主要领导分别担任政委和指挥长,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副政委、副指挥长,指挥所下设“一室六组”,应急组、保卫组、保障组、纪宣组、指导组、核灾组、办公室以及罗保圩、昭义汪溪坝、立新新丰(芜宣机场)、城区及防洪墙防汛抗旱指挥分所4个指挥分所。
其组成人员如下:镇党委书记任政委、镇长任指挥长、分管副镇长任常务副指挥长、镇政府其他班子领导任副指挥长,镇纪检办、镇武装办、镇经发办、镇水利站、镇自规所、镇派出所、镇宣传办、镇农服中心、镇财政所、镇建设办、镇卫生院、镇社会事务办、镇供电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2.镇防指成员岗位责任
政委(党委书记):领导全镇防汛抗旱工作,研究部署重要工作,决策重大事项。
指挥长(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指挥全镇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等全面工作,执行市、区防指的命令,及时解决防汛、抗旱、抗洪抢险和救灾等工作中的问题。
顾问(人大主席):协助政委和指挥长研究解决防汛抗旱抢险救灾重大问题。
副政委(党委副书记):协助政委,抓好防汛抗旱全面工作,负责组织督查防汛抗旱重点工作。
常务副指挥长(分管副镇长):协助指挥长抓好全面工作,负责全镇防汛抗旱、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的经费和物资筹集,解决防汛抗旱、抗洪抢险和生产救灾以及迁移安置等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领导指挥所办公室工作。
镇纪检办:负责督察镇村领导干部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掌握各村(居)、相关单位在组织抗洪抢险、抗旱和救灾工作履行职责及遵守防汛抗旱纪律情况。
镇武装办:根据汛情、旱情需要,组织民兵队伍担负抗洪抢险、营救群众、转移物资、抗旱应急送水,以及执行镇防指安排的其他防汛抗旱工作。
镇经发办:负责协调兑现农业排灌和抗灾用电指标;监督、指导和协调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灾害调查统计上报和灾害救助工作。
镇水利站:负责雨情、水情、汛情、旱情预报预警信息收集,为水利工程抢险提供技术服务;组织、指导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水利水毁工程修复。
镇自规所:指导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运行,负责落实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巡查、勘察及防治。负责协调防汛木材调拨供应,以及组织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和巡查管控。
镇派出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活动;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众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和转移。
镇宣传办:负责镇内汛期有关防汛抗旱宣传报道工作。
镇农服中心:负责提供农作物播种面积、苗情、墒情情况,做好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上报,提供农业技术服务指导以及农资的调拨供应,组织指导灾后补种抢种,恢复生产等。
镇财政所:负责筹集防汛抗旱资金,按镇防指确定的分配方案,及时下拨到位,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助工作。
镇建设办:保障运送防汛抢险救灾人员和物资的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以及紧急抢险期间交通运输工具的调拨使用;负责组织水毁道路的抢修工作。
镇卫生院: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组织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和卫生监督工作。
镇社会事务办:负责对敬老院、老弱病残幼实施救助安置,同时指导村做好应急广播维护使用。
镇供电所:负责灾区电力设施的维护抢修工作,保障灾区排涝、抗旱的电力供应和抗灾用电指标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