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数据资源管理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对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31 09:05信息来源: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俞涛 字体:【  

2021年以来,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为民服务的发展思想,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环境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数字底座支持,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1年及近5年工作成效

1、依托平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全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实施清单进行梳理、编制、发布、运行工作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发布政务服务事项7172。并紧跟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要求完成调整、完善工作,全部对接到国家政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一网一门一次”。组织开展多轮提质升效专项行动,全区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优化为1.34天;平均申请材料精简为1.52个。加速融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设立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专窗,对涉及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35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全区7172项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均能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或皖事通APP办理,线下实现“最多跑一次”。

2、开放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实现政务服务不打烊。今年3月湾沚区市民服务中心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正式对外开放使用,自助区涵盖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5个部门12台自助设备,链接智能文件柜完成事项的申报办结。通过自助办理服务,实现全天候、不见面审批,让百姓少跑腿,减轻了审批服务窗口排队拥堵现象。全区7172项政务服务事项均能在自助服务大厅申请。全区7172个事项均已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窗口办。全率先梳理1163“智慧办”事项在安徽政务网芜湖分厅和皖事通APP上线运行。

3优化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出节假日“预约服务”、八小时以外“延时服务”、重点企业及特殊人群“上门服务”等系列服务,积极营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环境。释放改革红利,窗口为办事群众提供免费复印,每年为群众节省1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推出“零成本”办企业服务试点工作,设立企业印章免费刻制项目,免除企业开办环节唯一的涉企费用,预计每年可减免企业开办成本近100万元。通过EMS快递服务,实现“一次上门”或“零上门”,每年共为办事群众免费快递证照5000余件。全区梳理“一码通办”事项530项上线运行,办事群众在线上和窗口可以通过扫安康码带出办理事项相应的电子证照,无需提供纸质材料。建设区镇村三级“好差评”线下评价体系,配合线上评价系统做到应评尽评。截止目前,我区已完成好差评评价31万余件,好评率100%。

4、推进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工作。2020年度全区所有镇村已实现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覆盖使用。根据2020年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试点村居使用情况,2021年区数据资源管理局主动对接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的二期试点,深入基层与六郎镇及中窑村、湾沚镇及爱民社区座谈交流日常使用信息化平台情况,基层综合服务网平台一期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基层对于对平台二期建设意见,并积极协调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和平台建设方易通公司,于4月21日召开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工作培训会。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根据对基层交流座谈梳理针对基层综合服务平台二期试点提出建设基于人口、计生、住房、社保、医保、就业等相关信息的社区数据库的建议,被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纳入《芜湖市基层综合服务平台持续动态提升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并将六郎镇中窑村推荐作为二期试点单位。

5、普惠民生,推进“安康码”民生工程。积极推进“安康码”民生工程,2021年全区“安康码”申领人数达到40.53万人,申领率133.54%;亮码总数1292.4万次,亮码数完成率255.92%;核验总数803万次,核验数完成率138.4%。完成一码通场景、一码就医应用对接,推出“一码通办”事项530项;完成湾沚区王能珍纪念馆和新四军第三支队西河纪念馆基于安康码提供的景点预约服务;支持使用“安康码”购药的医保定点药店覆盖率达到100%。支持使用“安康码”进行购药登记的药店数覆盖率达到113%。

6、惠民直达,推进惠民惠企政策上线发布。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于2021年9月23日正式在安徽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湾沚区以试点区为契机,通过多次调研座谈,在区财政局、徽商银行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上线第一批公共政策共5项。其中,涉及区人社局的惠民政策1项:吸引大中专院校学生就业补贴涉及区经信局的惠企政策4项:经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经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经认定的省级成长型小微企业、经认定的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兑现类型为免申即享,即“免申请、免审核、即享受”。从传统的线下流程:层层上报、层层下拨转变为政策直达在线流程:零材料、零审批、秒兑现。依托芜湖市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实现“公共政策统一发布”、“兑现渠道统一明确”、“问题反映统一受理”,通过数据协同+信用承诺,实现在线兑付。截止目前,该五项政策共兑付557200。其中,惠民政策5人,共7200元;惠企政策6家企业,共550000元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第二批免申即享惠企政策36项上线发布。

7、做好云网融合加强网络安全态势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加强规划引导,持续强化云网服务能力。持续优化城市光纤宽带网络,提升全区电子政务外网服务能力,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5G网络和数据中心为重点,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存算基础能力。湾沚区(原芜湖县)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光纤网络县、县级政务云和工业云中心。加快推进城市基础信息感知采集能力,已建5G基站450个,实现全区5G网络全覆盖。全面升级安全防护设备;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政务云网管理

8、厘清数字思路构建智慧发展新格局湾沚区大数据中心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登上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分别位列第八位、第十九位,均为安徽省上榜地区中的第一位。出台了《湾沚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从三方面进行顶层规划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重点打造智慧场景应用智慧园区蓬勃发展,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标杆示范企业18家。雪亮工程和“慧眼+”加速推进,集成监测点7185个。智慧教育全力打造全国教育大数据综合示范区。G329湾沚区段智慧公路建设稳步迈进。

9、做好政务公开,守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区数据资源管理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读网值班制度,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坚持信息发布“三审”制度,做到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导向正确。完善政府网站的网民留言互动机制,缩短办理时间,提升答复质量。五年来,湾沚区多次荣获全市政府网站暨政务新媒体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度,湾沚区综合考核成绩位列全市县(市、区)的第一名。2021年度,第一、二、三季度在全省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考核中得分均靠前。

二、存在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动力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但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和业务协同力度有待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程度不高。

2、当前,芜湖市城市大脑建设实施方案暂未公布,我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城市大脑建设进度,相较南陵、繁昌等略有滞后。

三、2022年及未来五年工作安排

1、深入推进“智慧政务”专项行动。

持续推进“皖事通办”平台升级融合,以全程网办、办好一件事和跨市通办三个专项行动为主线,创新推出“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的安徽智慧政务新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服务、提升效能。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一体化,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加快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材料库、电子云签应用。

2继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进一步提升实体大厅智能化水平。对事项进行情景化、材料颗粒化的进一步梳理,提升事项的自助办理深度。持续完善政务服务一张网和皖事通APP服务功能,大力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着力营造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3、建立城市大脑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大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部门、镇、村(居)一体化城市大脑生态体系。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已建各业务系统进行按需改造,有序融合。增强对视频、图像、声音等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实现对城市的感知智能化、监测可视化、预警可控化、发现及时化、处置高效化的实时掌控与全流程管理,为智慧湾沚添加“智能中枢”。

4、建立区级数据中心。充分利用省江淮大数据中心、市大数据中心,按权限管理使用区本级数据。拓宽数据来源渠道,归集省、市大数据中心未归集的区级政务、社会、经济等个性化数据,建立区级城市大数据库。推进区级政务、社会和经济等各类数据采集融合,健全数据规范,提高数据交换能力,探索数据开发利用模式,为各类智慧应用和数字产业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