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投资促进中心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今年以来,湾沚区投资促进中心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工作,不断丰富拓展工作职能,始终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动摇,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招商实效,提升签约项目质量,一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线索推进及项目落地均取得较大突破,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双联系等各项工作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2022年招商引资总体情况
1.市主要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2.项目签约情况
3.集中签约情况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创新招商方式,优化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一是招商机制有优化。今年以来,面对省市招商引资工作新形势和新要求,对全区招商机制和体制进行相应完善,调整设立五大产业招商中心,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围绕区委区政府要求,迅速开展“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的梳理排查,狠抓招商项目线索跟进、签约、开工。二是队伍建设有加强。在突出航空、工业产业招商的前提下,统筹推进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和乡村振兴文旅招商。创新举措,今年区委研究出台《关于在信访、城市更新、双招双引“三个一线”发现培养使用干部的若干意见》,从各镇、各单位选拔年轻干部充实到双招双引一线,完善专员工作机制,推动交流轮岗常态,将双招双引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主战场,不断优化双招双引干部队伍结构。同时强化实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批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招商队伍。三是招商举措有创新。在持续推行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及以商招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委托招商、平台招商、商协会招商及基金招商。今年6月30日,主题为“基不可失,沚等你来”的产业基金与投资项目对接沙龙举办。7月24日,主题为“江南乡谷,共富乡村”的企业上市交流峰会举行。8月份,出台《芜湖市湾沚区招商顾问选聘及管理暂行办法》。
2.突出工作重点,聚焦招大引强,强链补链有效推进。一是强链补链显成效。围绕“一新一轻一重”主导产业,对应省市两级十大新兴产业组建十个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组,建立由区级领导干部担任产业链链长的工作专班,形成各产业链链长负总责,牵头单位具体抓,协同单位一并抓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各项工作。今年新引进项目中,80%以上均是产业链项目。二是招大引强有作为。全区上下主动抓招商、抓项目,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通知》,对重点项目调度、外出招商评价、线索对接准入、项目落地研判及外出招商工作成效评价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进行了优化完善。伴随着招商机制的优化,重大项目签约的喜报也频繁传出。总投资613亿元的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耀石石英纤维新材料项目,总投资80亿元协鑫集成光伏电池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60亿元航天三院海鹰无人机等一批重大项目、高科技战新项目正在抓紧推进。
3.顶格推进调度,保障项目落地,招商成效充分展现。一是全力抓氛围营造。今年以来举办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3场次,参加集中签约项目53个,总投资575.56亿元。特别是一季度“云签约”活动的成功举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编印招商引资每周通报41期,呈现招商动态、汇总招商项目、刊发招商简讯、全面展示热火朝天的招商氛围。会同区金融监管局举办基金沙龙,促进企业与资本的融合发展。特别是“红五月”招商热潮的全面掀起,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年成绩单的出炉提供了充足的燃料。二是顶格抓项目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顶格调度,专题推进重点项目。在全区招商工作调度的同时,高频次召开五大招商中心调度会,专题调度项目招引工作。各招商中心联系区领导阶段性牵头召集中心成员单位会议,全力谋划推进项目。区投促中心会同五大招商中心每周上报市招商“周快报”信息,重点统筹好新签约和新开工项目上报。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耀石新材料项目,总投资58亿元的飞龙电器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华夏云天航空、杭州美高电器、佛山艾比酷科技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今年以来,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招商项目调度机制落实不够。部分招商中心对需调度项目底数不够清晰,举措不够到位,成效不够明显,五大中心、成员单位之间项目招引,特别是招大引强任务完成情况还不平衡,调度工作仍需加强,持之以恒推进。二是招商线索转化有待加强。部分招商中心外出频次不低,对接项目不少,但实际招商成效不高,签约的重点项目推进进展还不快。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招商评价机制、项目准入机制、落地研判机制,对重大项目线索、有效招商信息紧盯不放、定期调度,确保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们将继续围绕“一区三城”发展定位和“一新一轻一重”产业体系建设,突出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强链相结合,开启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完善招商工作体制,营造招商氛围。完善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的工作体系,会同各招商中心和产业专班,研究提出按市场化逻辑完善架构体系、职能体系、扁平化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研究提出完善专业化队伍配备,更好发挥龙头企业、商协会、基金机构作用,加强人员培训等举措,研究提出各招商中心和产业专班整体联动、统筹协调的相关机制,动态更新产业链谱系,总结提炼一批招商新模式,并在“一新一轻一重”主导产业先行推开。继续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出台细则,真考核,奖惩分明。
2.细化考核激励措施,强化招商管理。针对工作实际,一是强化市对县区招商考核迎检工作。投资促进中心继续牵头抓总,各招商中心主动配合,专职负责人居间调度,提早谋划,有序开展。二是继续优化区对各中心招商考核,探索对各产业专班和各镇招商考核。对外资、航空、招大引强等项目考核上给予侧重。认真做好全区招商引资的调度、督查、考核、协调、任务分解、线索备案、合同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参与重点项目招商,全力做好周通报、月汇报、季调度及区领导外出推动项目组织协调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对驻点招商工作开展督查,切实履行好职责。
3.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认真梳理近三年来的招商项目进展,实行动态管理(落地、投产、税收等),做到家底清楚。分析线索的价值,设计精准推动方案,特别是产业链重点项目线索,精心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深入结合载体梳理情况,谋划2023年招商项目,实行精准招商,持续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不断提高产业集聚能力和水平,打造具有持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以商招商是我们近几年招商成效最好也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将继续加大以商招商力度,积极探索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实施精准招商。
4.紧盯招大引强,注重项目带动。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企业500 强“三大企业”为重点目标,继续深入研究落户我区的可能性,主动上门对接,推动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建设高端项目,再次实现招大引强新突破。充分发挥我区招商引资发展定位、工业体系、交通条件等方面优势,推动民资对接外资、国资,积极开展金融招商,培育越来越多的本土大企业、好项目。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个区域,主动与合作园区开展工作对接,切实发挥平台作用,依托各中心产业落户载体,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要加大推进外资项目招商力度,建立外资项目目标企业库,力争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突破、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