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湾沚区交通运输局青弋江(清水-红杨段)航道养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前公示

发布时间:2022-06-06 17:27信息来源: 湾沚区生态环境分局阅读次数:编辑:王洪洁莹 字体:【  

芜湖市湾沚区交通运输局青弋江(清水-红杨段)航道养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前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芜湖市湾沚区交通运输局青弋江(清水-红杨段)航道养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审批意见。为保证审批意见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553-8812060(行政审批窗口)

通讯地址:湾沚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编:241100  

项目名称:青弋江(清水-红杨段)航道养护工程

建设地点: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

建设单位:芜湖市湾沚区交通运输局

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安徽伟越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建设项目概况:

青弋江(清水-红杨段)航道养护工程疏浚起点为清水镇(青弋江与芜申运河交汇口),上游终点为南阳村(青弋江与倒逆河交汇口),全长24.8km现状航道等级为V级规划为IV级航道航道总挖方量为98.96 万m3为水下疏浚量),总投资4472.0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工程内容主要为航道疏浚工程航标工程抛泥区围堰工程主要施工机械为铰吸式挖泥船抓斗式挖泥船液压反铲挖掘机等。航道维护标准为底宽50m、维护水深2.8m、边坡1:3.5,最小弯曲半径330m;围堰断面型式为:边坡坡度内坡1:2.5,外坡1:3,顶宽2.5m,围堰高度(加0.5m超高)均为3.5m。

二、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生态环境:工程实施将导致区域地貌扰动、植被生物量损失,清淤影响原有底泥中的底栖生物,施工对鱼类和鸟类会有一定干扰;随工程施工结束,各种不利影响将随之终止或逐步得到改善和恢复。采取措施为优化施工占地和布局,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严格控制施工边界,涉及生态保护红线内施工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落实减缓和补偿措施切实加强施工管理,做好水土保持、植被保护和修复、动物保护等措施。

大气环境施工期的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机械燃油废气、清淤恶臭气体。禁止使用超标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应定期检修与保养选用含硫量低的燃油工程共设5个抛区,均离居民点100m以上堆存后经表土覆盖、夯实后及时复垦或撒播草籽以减轻恶臭气体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

地表水环境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船舶含油废水和抛泥区废水项目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定期清掏用于附近农田施肥抛泥区废水絮凝沉淀处理后外排。针对本工程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控制断面水质要求采取措施为:对控泥船配置有效污染防治设施,取水设施周边设置防污帘优化施工方式和施工时间以最大限度减轻对水体扰动和水质影响同时加强取水口水质监测保障取水水质安全。

声环境: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期机械噪声。施工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合理安排施工路线和施工时间,原则上禁止夜间施工,采用低噪设备,敏感处设置移动式声屏障。

固体废物:施工期废物主要为疏浚淤泥生活垃圾。疏浚淤泥全部就近存储于抛泥区,抛泥完成后对顶层及时进行土地复垦或植被恢复;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环境风险:环境风险主要为施工期油料泄露对水体的污染风险优化施工方案、工艺,加强施工管理配备应急物资和应急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