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防治及中医药治疗

发布时间:2025-01-13 10:19信息来源: 湾沚区卫健委阅读次数:编辑:许秀珍 字体:【  

麻风是人类已知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已近3000年,在我国也有2000多年流行史,但是现在这种致残致畸的古老疾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它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传染途径是通过与麻风病人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潜伏期一般2-5年,临床表现为A 昏迷B 全身多处溃烂 C 胡言乱语D说话不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早期皮肤出现浅色或红色斑片等多种皮损,伴感觉丧失、肌肉无力、溃疡,甚至导致容貌毁损和肢体畸残等不可逆病变,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可导致很多损伤,其中最重要的是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相应的畸形;同时由于皮肤的干燥、皲裂、和反复的损伤而产生继发畸形,可致患者主要日常生活活动不能自理。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麻风病的预防
麻风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加强对新病人的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控制麻风病最重要的一点。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麻风病由于潜伏期很长,应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给予规则的药物治疗,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在麻风病高流行区,要避免皮肤外伤,特别是在从事手足容易外伤的工种时,应该戴手套或穿防护鞋。居住的房屋要保持通风、宽敞和光线充足,从而减少麻风杆菌感染的机会。 才能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
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1.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2.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的呼吸道吸入和长期密切的皮肤接触传播。3.绝大多数人对麻风病具有免疫力,发病率低。4.麻风病早期症状是浅色或红色皮肤斑片,常伴感觉丧失。5.怀疑患麻风病,应当尽早到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6.早诊早治可避免畸残,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7.国家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报病有奖。
尽管麻风的流行范围逐渐缩小、患病率不断下降,但每年仍有一定新发病例。全社会仍应继续重视麻风病的防治,关爱麻风病人,消除社会歧视,早诊早治,为全面消灭麻风这一伟大事业不懈努力
麻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一、柳枝、桃枝、桑枝、槐枝、楮枝,各适量,加水煎浓汤后放到缸中,然后患者坐在缸中,让药水浸过颈部,当药水变成油样即可停止浸浴,可治麻风病。
二、采用适量的地骨皮、苦参、荆芥、细辛、苍耳子、防风,把这些药行都挫片,然后加水煎煮,去渣后用来熏洗遍身, 多洗数次可取得不错的效果,可治麻风病。
三、取适量的草乌、麻黄根、艾叶、地骨皮、朴硝,把这些都研为细末,然后加水,椒、葱,各适量,一起煎汤,加适量的醋,然后在密室中用手巾围搭四肢进行洗浴,直到出汗为止,五天后再洗。
四、羌活 、苍术 、防风 、玄参 、荆芥 、柴胡 、赤芍 、枳壳 、黄芩 、白藓皮 、甘草,各适量,水煎服。人祛风通络,解毒杀虫的作用,适用于各类型麻风病。
五、羌活 、防风 、黄芩 、白芷 、川芎 、知母 、甘草 、生地 、细辛 ,一天一剂,水煎服,可治麻风病。
六、大黄 、朴硝 、枳壳 、银花 、桃仁 、黄柏 、黄芩 、玄参 、黄连,各适量,水煎服,适合各类型麻风病。
七、防风 、荆芥 、白附子 、玄参 、蒺藜 、独活 、火麻仁 、枳壳 、银花 、赤芍 、黄柏 、甘草 、天麻 、姜虫 、大枫子 、制川乌 ,各适量,水煎服,共服10剂。可治麻风病。
八、玄参 、白芷 、枳壳 、独活 、赤芍 、银花 、制川乌 、防风 、蒺藜 、火麻仁 、大枫子,各适量,把这些研为细末后再用蕲蛇适量去头尾后用热酒浸两三天,等浸松后去骨蒸熟焙干研末后和前药及蜂蜜一起制为丸,取适量服用,一天服三次,茶送下。 可治麻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