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湾沚区卫健委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1-02 10:32信息来源: 湾沚区卫健委阅读次数:编辑:张慧芬 字体:【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湾沚区卫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强化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责任制

区卫健委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率先垂范作用,围绕卫生健康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建设。

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课程,并作为干部培训、党员轮训的重要内容,依托“三会一课”制度,合理布置,统筹安排各医疗卫生机构将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以述法促履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法治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将法治建设融入卫健系统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结合党组书记讲党课、案例剖析、廉洁教育开展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做到法治建设与党风廉政、业务工作目标同一、工作同向、考核同步。组织机关业务股室认真研究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做到件件有落实,及时回复。

)全面规范完善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执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并及时向社会公开。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重大行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等规定。全年共清理近十年规范性文件188件、公平竞争审查102 件、重大行政处罚法制审核4件、行政复议答复5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更,及时对权力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事后监管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接受社会监督

二、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增强法治观念,提升卫生健康法治建设

一是推进三级公立医院法治建设。持续深化系统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依法决策、依法执业、依法管理水平。重点指导区总医院开展三级公立医院法治建设工作,经年初部署,医院自查、区卫健委初评上报,市卫健委复核评估,区总医院获达优秀等次。并组织参加公立医院依法执业法律法规培训,督促医疗卫生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依法执业管理,提升法律风险意识。

二是强化卫生执法人员法治意识。组织卫生健康执法人员积极参加市、区两级各类法治培训10余次利用卫生监督、职业健康教育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全面提升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今年组织22名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通过率100%。全覆盖完成卫生健康系统年度学法考法工作及执法人员证件年审工作

三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根据“八五普法”规划要求,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并公开公示。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家安全教育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法润乡村社区、反有组织犯罪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江淮普法行等活动十余场。此外同步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反邪教、反电诈、防溺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专项宣传活动,维护行业持续向好发展。

(二)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数字引领服务升级。将政务服务深度融入互联网,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皖事通办”、跨区域通办、“皖事通”APP指尖办,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个性化,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二是动态编制即时公示。动态调整发布政务服务事项109个,实行“只进一门”,前后台联动办理,清单要素动态调整,办事指南规范性和服务精准度均达100%。截至12月中旬,区卫健窗口共办理行政许可事949件,均即时上报公示。

三是证照分离告知承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办事创业活力,加快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区卫健委高频办理事项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已落实证前指导和告知承诺制。

四是换位体验特色办理。完成前后台“换位体验走流程”活动;26个“互联网+监管”事项实现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事项规范运行;“全省通办”事项无体外循环;“好差评”服务后台无差评反馈。

(三)加强协调规范,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开展公共场所、饮用水、医疗机构传染病、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等各类日常监督执法工作。开展监督检查1996户次,人均249.5户次,截至12月中旬共办理案件19起,其中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公共卫生7件、医疗卫生3件、传染病防治7件、消毒产品1件、职业卫生1件。办理处罚大案1起,共计罚没款62951元。无败诉、撤销或违法案件。

二是探索“综合查一次”新模式。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完成医疗机构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综合查一次”两批次任务,检查前通过书面和电话两种方式提前告知检查对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联查单位予以现场指导,督促检查对象立行立改,规范经营,确保检查质效。

三是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完善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完成国家双随机抽查任务102单,关闭5单,完成率95.33%。其中双随机处罚案件8起;双随机检查中责令整改单位数96单。不良执业记分中,医疗机构175条,共记420分,医务人员2条,共记4分。完成区级“一业一查”联合抽查任务13起

四是开展各类专项执法。开展住宿业专项检查,加强“四小”行业分级监管,覆盖率100%。开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其中医疗美容机构5家,覆盖率100%;生活美容机构107家,覆盖率53%。开展12家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和有机溶剂专项督查,联合区教育局开展22所托育机构、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和学校采光照明专项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五是丰富涉企监管内涵。开展136家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治理完成率达93.8%。加大申报扩面行动力度,联合区应急管理局举办粉爆企业申报培训会,新增申报企业35家。开展23家用人单位主动监测、82家用人单位双随机检查和20家小微企业精准帮扶。举办两期用人单位负责人及职业卫生管理员培训班,共230家企业300人参训。助推健康企业和职业健康达人建设,共3家企业22名职业卫生管理员获评芜湖市“健康企业”和“职业健康达人”称号。

(四)法治惠民为民,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12345平台收到消费者诉求做到及时受理、分流、处置、答复,着力提高解决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全年共接收投诉260件,处理260件,撤件122件。芜湖市网格化市场综合监管平台累计受理各类事务134起,及时处置120起,正在处理中14起,办结准时率100%;各医疗机构共上报医疗纠纷41起,其中自行化解15起,占比达到36.59%,共受理医疗纠纷20起,成功调处20起,调处成功率达100%;共收到来信来访18件,同比减少2件,目前9件已按办理结束,其中8件实体化解,区信访件2件正在办理,另7件暂未化解,共排查各类风险隐患46项,截至目前,已化解22项,正在化解24项。

三、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法治意识有待提升

一是部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法治意识不足,诊疗过程中未依法执业,增加医疗事故和纠纷发生的风险。二是对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和频次不够,对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够全面或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导致执法行为不规范、不合法。

(二)行政执法效能有待提高

一是《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师法》颁布实施,对违法行为的打击、震慑力度显著增强,听证、复议案件急剧上升,执法程序的延长影响整体执法效能。二是随着社会对优化营商环境要求的提高,基层行政执法既要严格执法,又要减少对企业的检查次数、减轻处罚力度,面临着“两难”困境,也影响了办案效率的提升。

(三)普法形式不足深度不够

一是在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缺乏灵活性,普法形式单一,需要探索创新新方法、新措施,以提高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部分群众和监管对象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监督执法工作的难度,也影响了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

四、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强化卫生健康法治建设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习,加大对卫生健康领域普法宣传制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组织开展系统内学法述法活动强化医疗卫生单位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的学习持续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培训和指导二是落实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度,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法制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风险排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开展执法案卷评查评议和案例评选,提升执法规范化。三是加强与司法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推动行政检察监督和行政执法监督有效衔接,形成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合力。

(二)优化法治建设营商环境。一是加强“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信用监管系统等资源整合应用,完善综合监督、分类分级监管和信用监管等监管机制,加快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投诉举报”为主导,以协管“巡查指导服务”为补充的管理体系。二是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坚持对标改革,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针对全事项、多事项检查对象,落实“综合查一次”;针对投诉举报等触发式事项,做到及时调查、依法处理,让卫生健康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三是“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为原则,持续优化卫生健康政务服务窗口“一网承诺”等线上服务举措做精做沚卫健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