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问答】解读《湾沚区持续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1.学校多长时间组织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
答: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开展。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满足哪些条件?
答:全区各中小学校每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覆盖率100%。继续加大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力度,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相关培训证书,同时担任过3年以上班主任。
3.学校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如何设置的?
答: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小学一至三年级各年级每班每月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每班每两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鼓励学校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各中小学每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课程,强化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重视家校共育。全体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
4.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是怎么设置的?
答:教育行政部门担负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工作开展。各学校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体责任,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保责任制:校长为学校第一责任人职责,中层干部分年级负责心理健康工作,班主任负责所带班级心理健康工作,任课教师紧密配合班主任,关注所教班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心理问题,并积极承担班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纾解工作,形成全员参与、人人尽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5.学校心理辅导室什么时候开放?
答:各中小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通知》要求,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配备相关设备设施,开展个别辅导、团体辅导、心理拓展训练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全天开放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应建有管理台账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工作台账,为学生提供有质量的心理辅导。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心理辅导室作用,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6.学校如何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答:各中小学组织、指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施策帮扶,通过谈心、交流、家访等形式,开展结对关爱工作,建立关爱台账,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帮扶导师制。全体教师平时应主动关注学生无故旷课、成绩突然下滑、家庭重大变故等异常情况,及时通过谈心谈话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发现问题及时与其班主任及其监护人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