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解读《湾沚区持续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4-04-03 21:11信息来源: 湾沚区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王万顺 字体:【  

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背景下,我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工作目标

坚持全面覆盖、深化提高的工作原则,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提升学生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保障。

四、主要任务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要切实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校长是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第一人,学校的中层干部、班主任、普通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肩负起关心、关注、指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2.推进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招聘、引进心理学专业教师、毕业生,形成专业化队伍,出台政策鼓励普通教师、班主任取得心理辅导相关证书;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医生进行培训,或加强与医院、诊所合作交流。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针对不同年级,学校要设置不同节数的心理健康课程,可以和班会课、德育课等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学生兴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时纾解学生心理问题。学校还要加强心理辅导室等硬件设施建设,注重保护学生隐私,真正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

4.落实做细危机干预措施。目前已经在进行的是针对全区四至九年级学生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对筛选发现的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要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开展前期工作,记录、观察学生心理变化。

5.构筑多元协作育人模式。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要主动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学校和家长、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交流,特别是通过筛选发现一些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经常开展沟通疏导。此外,卫健、妇联、社区、医院等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

五、创新举措

1.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题会;

2.全区各中小学校每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保证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覆盖率100%

3.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常态化定期开展全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

4.中小学每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5.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全天开放心理辅导室。

6.把每年五月设为静待花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组织全区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7.全区各中小学校在每年九月完成全体学生(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覆盖率达100%,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8.开展结对关爱工作,建立关爱台账,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探索心理帮扶导师制。

9.办好区级、校级家校共育同心筑梦大讲堂,定期面向家长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每年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培训不少于十场,学校举办培训不少于七场。

10.注重加强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联动。

六、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条件保障:将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七、解读部门、解读人和联系方式

1.解读部门:芜湖市湾沚区教育局教育股

2.解读人:奚家兴

3.服务电话:0553—879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