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沚津学校2024年体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校体育教学工作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学校体育总体情况
1.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体育课开足、开齐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1-2 年级体育课每周为5节;3- 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其中1节为足球课;7-9年级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开课率做到100%。
2.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2)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
(3)社团课程是校内体育教学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各项比赛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和社团课程的实效检验。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开展,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1小时”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室内健身排舞和眼保健操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由此,学校组建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健全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学校将阳光活动建设落实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并提到校行政议事日程。经常深入实际,检查督促,研究解决体育活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实际问题。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全校各年级均按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 每周定时定点上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通过体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卫生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在体育经费投入,上据统计,我校每年用于秋季运动会的经费在2万元以上:用于各类校级比赛项目款项达2万元以上;为了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经过校领导会议决定,从2023年起,每年都从教育经费拨款发展足球,排球,专门用于参加区、市各项比赛,用不完累积到下年,填补了体育活动经费专项拨款的空白。
五、教学条件改善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学校现有1栋室内体育馆,足球场1块,室外篮球场8块,排球场2块,操场乒乓球桌5台,教师活动乒乓球台2个,乒乓球拍50副,跳绳50多根,羽毛球拍50副,垫子100块,实心球10个,硬排球50个,气排球20个,篮球100个,足球100个,接力棒20根,标志盘100个,标志桶100个,弹跳球20个;袋鼠跳袋子20个;啦啦操花球80个,满足一学年体育活动基本器材。
六、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科研情况
1.学校现有体育专职教师24名,中学部9名教师,小学部15名教师,其中篮球专职教练5名;足球专职教练2名;排球专职教练2名;其中中小学部安排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
2.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沚津学校小学团队获得芜湖市作业设计三等奖;沚津学校小学部优质课获得芜湖市二等奖1人次;沚津学校小学部教育教学获得芜湖市二等奖1人次。沚津学校中学部团队获得安徽省作业设计二等奖;沚津学校中学部优质课获得芜湖市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人次。沚津学校中学部基本功获得芜湖市一等奖1人次。沚津学校中学部教育教学获得芜湖市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1人次。
七、社团开设以及学生获奖情况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他们具有自觉接受教育和锻炼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每次参加活动都能既满足各自需要又乐意参加,我校共开设体育社团9门课程,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田径、游泳、啦啦操、少儿体操等课程,共计30个班级。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还为学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荣誉。
学生获得的成绩:
小学部:1.芜湖市地掷球比赛团体第四名。2.芜湖市武术比赛荣获个人第三名与第五名。3.芜湖市“市长杯”足球赛二等奖。4.芜湖市击剑比赛中个人重剑第四名,个人花剑第五名。5.湾沚区跳绳比赛荣获个人单摇跳绳第三名与第五名。6.湾沚区篮球比赛女子第三名,男子第四名。7.湾沚区首届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8.芜湖市“安澜啦啦操”比赛自编组合团体第三名,示范套路比赛第四名。
中学部:
1.芜湖市地掷球比赛团体第一名。2.芜湖市击剑比赛中个人重剑第三名。3.湾沚区跳绳比赛荣获个人单摇跳绳第二名与集体跳绳第三名。4.湾沚区篮球比赛男子团体第三名。5.芜湖市排球比赛男子团体第三名,女子团体第四名。6.湾沚区首届田径运动会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8.芜湖市“安澜啦啦操”比赛自编组合团体第四名,示范套路比赛第四名。
八、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2.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
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全校96%的学生达到了合格标准,小学部的成绩优良达到52%以上,中学部达到56%以上。
九、存在困难及问题
1.受安全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活动教师不敢大胆组织学生开展,学生难以起到锻炼的效果。
2.学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十、下一步打算
体育工作今后的打算:一是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加强体育基础设备设施器材建设。二是积极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三、加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我将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通过讲解体育知识、组织体育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我们在校领导的正确引领和关心支持下,依靠全体教师,以“新课改”为契机,在一如既往地推动学校体育改革的同时,加大教科研力度,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更新观念、齐心协力、努力专研、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一流、创特色”为把我校的体育特色建设的更美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而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