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24-06-27 15:14信息来源: 湾沚区人民政府阅读次数:编辑:区政务公开室 字体:【  

为响应“交通强国”建设号召,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湾沚区交通运输局主动作为,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及集疏运系统建设,整合优化综合客货运输枢纽布局,围绕构建现代化、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为建设更具竞争力、更具吸引力、更具影响力的湾沚区提供坚强支撑。

一铁路方面,湾沚区进一步提升铁路网络的集聚效应、辐射能级、运输通道服务能力,增强铁路区域高效联通优势作用。构建面向区域互联互通的由高铁、城铁和普铁组成的客货分离、功能明确的多元化铁路系统,形成“通道+枢纽+网络”铁路运输格局。依托完善的市域多层次铁路网络,实现高铁1小时通达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及皖南主要城市;2小时通达上海、杭州、苏锡常等长三角门户城市;3小时通达长三角全域及武汉、郑州、长沙、南昌等中部省会城市;5小时与京津冀、大湾区、成渝3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有效联通。规划布局合芜宣城际、芜常城际、商合杭高铁等三条高速客运铁路,皖赣铁路、机场货运专用线两条货运铁路,一条高速磁悬浮,强化湾沚南站的枢纽地位,打造“立体衔接、无缝换乘”的综合客运枢纽。开通由湾沚至合肥、常州、宣城等城市的高速通道;近期规划建设由湾沚南站至芜宣机场的空铁联运铁路通道。

二公路方面,不断完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引导市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快速可达性需求。以高速公路和主干公路(国省干线)建设为重点,建立层次分明、网络发达、畅通高效的高快公路系统,同步推进县乡公路等级化,形成“三横(溧芜高速、沪渝高速、明巢高速南延)一纵(芜合高速)”高速公路网络结构,规划密度达12.14km/百。进一步完善市域干线公路网结构,规划湾沚区内国道1条、省道5条,并由主要国省道形成“三横三纵”干线公路网体系;加快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打通断头路、消除瓶颈路,提升国省干线通行能力和效率;优化城镇化地区干线公路布局,逐步实施现状穿越城镇地区干线公路外迁;加快实施市域组团间联系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打造组团间快速联系通道,显著提升城市对外通达能力,全面对接长三角,实现与南京、合肥、杭州、上海等中心城市均有多通道互联。

三港口水运方面,进一步发挥水运的物流集散功能,推进水运要素升级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强化与周边港口联动。形成“一横(芜申运河)两纵(青弋江、倒逆河)”干线航道网络,湾沚港区规划四个作业区,主要进行建材、粮食、工业原材料等装卸、物流仓储。依托芜申运河强化与苏南、上海及浙北地区内河水运联系,同步推进青弋江等支流航道建设,开展青弋江航道整治工程,新建湾沚区黄池码头工程。

四航空机场方面,加强机场与周边之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建立便捷的高快速交通系统。“客货并举”、完善客运、强大货运。近期目标年为2035年,规划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40万吨,年客机起降架次4.31万架次,货机起降架次3.92万架次;远期目标年为2050年。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跑道改扩建、站坪建设等项目。全面发挥机场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流通功能,打造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推动与各种交通方式深度融合。紧抓交通设施集中建设,以枢纽机场为中心节点,按照应联尽联原则,强化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等衔接联通,优化货运机场集疏运体系,形成一批以机场为核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五货运与物流方面,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升服务效率和拓展多式联运系统,建立以构建“安全、高效、畅通、环保 ”的货物运输体系,为湾沚区可持续发展奠定货物流通的基础。规划3个物流园区和2个物流中心,重点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功能,同时推动航空货运的发展,包括建设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和开发国际及国内货运航线。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区域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支持湾沚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未来,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交通网络和服务功能,逐步建成现代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湾沚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