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04-30 15:25信息来源: 湾沚区人民政府阅读次数:编辑:区政务公开室 字体:【  

发布地点:区政府第一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4年4月25日

发布单位:湾沚区人民法院

发布人:黄腊梅

主持人:宋晓明

各位领导、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根据会议安排,由我向大家汇报《湾沚法院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2019-2023)》有关情况。

一、发布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湾沚人民法院坚持问题导向,对辖区内近五年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提出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审判工作的对策及建议,旨在进一步促进企业规范用工管理、指引劳动者理性维权,为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二、白皮书主要内容(共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近五年劳动争议案件分析呈现的"五高三多”特征

(一)劳动争议案件实质化解率高。近五年我院共审结472件劳动争议案件,其中以调撤方式结案256件,占比58.26%,且实质化解率逐年稳中有升。

(二)劳动争议案件上诉率高。通过近五年上诉案件的调撤率和维持率来看,两项数据均高达89%以上,原因为劳动争议案件的上诉成本较低,劳资双方的矛盾又相对尖锐,上诉权存在被滥用的情况,而提升此类案件的调撤率成为破题之关键。

(三)群体性诉讼信访隐患较高。2019年—2023年我院受理群体性诉分别为19件、105件、14件、21件、16件,主要集中在追索劳动报酬类纠纷。五年来,本院共受理同一企业涉及5人以上的群体性案件共10件,涉及10家企业,共150余人。从涉案企业从事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比70%;农林种植及农副产品加工占比20%;商业服务业占比10%。从涉案企业规模来看,多以小微企业为主,占比90%,中型规模企业占比10%。群体性诉讼由于涉案人数众多,涉及利益面广,处理稍有不慎,极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爆发。

(四)劳动争议诉求内容集中度高。主要包括确认劳动关系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工伤保险待遇等纠纷。同时,劳动者的工伤发生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领域以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

(五)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占比高。以2023年受理的案件为例,涉案用人单位中,民营企业56家,占67%;国有和集体企业13家,占15%;港澳台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2家,占14%。

(六)新型劳动争议案件不断增多。近几年,我院受理了多起新业态案件,涉及网络主播、抖音平台账号运营、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岗位,普遍存在劳动者与平台关系不明确、合同签订率低等问题,目前对于新型用工关系的认定尚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和规范。

(七)劳动者身份不断多元化。从涉案劳动者的年龄来看,超龄劳动者现象在各行业不同程度存在。劳动者学历高中以下学历占比63%,大专以下学历占比31%,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仅6%。从劳动者的户籍来看,本市劳动者占比74%,其中湾沚籍劳动者占比63%,间接反映随着本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动者就近就业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

(八)以访施压现象不断增多。近年来进入信访或以欠薪为名进入信访数量有所增加,不少建筑行业实际施工人、包工头利用农民工工资的特殊保护规定,每到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即以拖欠农民工工资为由进行群体访。

第二部分是劳动争议案件折射的“五难”问题:

(一)用人单位规范用工治理难。一是表现在法律意识欠缺,诉讼风险意识淡薄。此类现象在中小微民营企业中表现最为突出。二是表现在企业用工欠规范,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以 2023年劳动争议案件以例,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的案件占62.5% ; 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案件占35%。可以说不规范用工,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是引发劳动争议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用人单位败诉的根本原因。

(二)劳动者举证难。一是表现在劳动者自身法律意识欠缺,举证能力不足。二是表现在职业公民代理人违规代理。

(三)涉社会保险类劳动争议化解难。如徐某要求补缴自2007年至今的社会保险费一案,属于多区域多领域均普遍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政策性很强,很难通过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解决,这给法院审判和社会稳定都带来了较大压力。

(四)新就业形态争议审理难。

(五)虚假诉讼甄别难。

第三部分是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八个坚持”的对策及建议

(一)坚持“双保护”原则,合理平衡劳资双方权益。区法院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坚持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注重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注重保护用人单位的生存发展,做到合理权衡劳资利益,努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对于可能引起重大影响的个案或群体性案件,加强态势研判,妥善化解。

(二)坚持畅通“绿色通道”,持续强化专业化审判。为进一步服务我区经济主战场,统一劳动争议裁判尺度,湾沚法院决定由新芜开发区法庭集中审理全区劳动争议案件,并成立调裁审一体化的劳动争议专业审判团队。对追索工资报酬、工伤赔付、医付费用等开启“绿色通道”,进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调解、优先执行”,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坚持推行“繁简分流”,让高质量司法为民跑出 “加速度”。积极构建“简案快办、繁案精办、类案专办”繁简分流机制模式。

(四)坚持践行“枫桥经验”,多元共促源头治理。构建“1+N”多元化解模式。积极打造“法院+工会+行业协会+开发区管委会”的劳动争议预防化解机制。聘请专职调解员加强诉前调解2023年我院2名调解员诉前调解成功54起劳动争议案件。同时耐心做好诉中调解和判后调解。

(五)坚持府院联动,完善裁审衔接机制。畅通协调沟通机制。进一步推动市场监督部门、税务部门、人社部门、仲裁、法院等建立相关信息沟通和共享制度;完善裁审衔接机制,统一案件裁审尺度,提升裁审效率。

(六)坚持加大执行力度,切实保护劳动者胜诉权益。扎实开展涉劳动争议专项执行行动。五年来共执行到位劳动工资款等1300余万元。积极联动公安、检察院依法惩处不诚信诉讼、虚假诉讼的行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支持,加大对劳动者的司法救助力度,五年来,共为涉劳动争议劳动者发放救助款120余万元。

(七)坚持精准普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通过与企党建共建、巡回审判等方式深化法治宣传,切实发挥司法裁判示范引领作用。

(八)坚持诉源治理,延伸审判职能。针对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及时向企业及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强化源头治理延伸司法服务职能。

同时我们发布我院近五年劳动争议诉讼的十大典型案例进行发布,供大家了解、学习。

下一步,湾沚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劳动争议案件办理中,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坚持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践行“枫桥经验”,强化府院联动,积极打造完善“1+N””劳动争议预防化解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真正贯彻案结事了人和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