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2-04 11:48信息来源: 湾沚区人民政府阅读次数:编辑:区政务公开室 字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实施九大行动、推进八项举措、健全五项机制,拼出了承压奋进、创先争优的良好发展态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7亿元,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05亿元,增长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5元,增长7.7%。城镇新增就2.22人。

回顾一年的工作,突出表现在:

重点工作捷报频传。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创新督查方式方法等2项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创新督查方式方法等4项工作获省政府激励表彰。荣登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区榜首,连续三年入列增速10快区。

城市魅力显著增强。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获国务院和省市领导充分肯定。全国首个航空主题全程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跑,获评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赛事。长三角越野车王争霸赛等成功举办,吸引参赛选手近2万人次。国家级媒体报道湾170余次,其中中央广播电视台48次。

航空新城火热推进。芜宣机场成为省内首个客流破百万、货运量达2万吨的支线机场,总规修编正式获批。成功承办第二届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入选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通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获批工信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航空小镇获评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电科飞机获批全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钻石航发、劲旋风分别获批国内首张通航发动机TC证、螺旋桨TC证。

乡村振兴加速快跑。成功入选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休闲农业重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连续四年全省优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全省优秀。湾镇位列省乡镇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一名,六郎镇入列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陶辛镇获评省数字乡村建设优秀乡镇,红杨镇入选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镇,花桥镇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一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凝心聚力优生态、聚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一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新芜经济开发区入选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获批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企业1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4家、工业设计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引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22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2.8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3%。省科技成果登记数量723项。

二是创新载体不断丰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68家,净增80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468家,净增115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3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22家。海创汇芜湖创新中心开园,孵化企业17北航通航创新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电科芜湖通用航空技术研究院获评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通用飞机无人机研发与适航实验室入选省级重点实验室。

是创新人才不断聚集。深入推进“3113”人才工程,实体化运行区人才集团,成立芜湖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新增省级以上人才平台6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10个、领军人才9人、高端人才105人、大学生1.1万人,人才总量达10万人。举办津梧桐人才体验日26场、专场招聘364,新增技能人才3172人。

(二)精准发力优布局、增效益,产业体系提档升级

一是支柱产业蓬勃发展举办安徽省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引进亿元以上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项34个,总投资50亿元的优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产业园顺利开工。引进亿元以上电子电器及健康生活家电项目10个,生活电器产业园获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德力西电气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埃易泰克智能电子、中汇森萨塔、普莱默等重点项目顺利投产。

二是战新产业聚合成势。芜湖航空产业基地连续三年考核获A等优秀,实现产值262.4亿元。首个国家级航空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投入运营。芜湖联飞新一代航空器、通航运营区三期机库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国首家无人直升机国际培训与试飞基地落户。协鑫集成、谱罗顿智能泵业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耀石新材料、信义零碳清洁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6.05千瓦,净增6.46千瓦

三是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楚王城飞行营地等项目开工建设,樱花文化园、江南乡谷·乡村国际露营地等投入运营。南湖灯光秀、草坪音乐节、田园美食节等丰富了夜间业态。发放各类消费券800万元,拉动消费4500余万元。接待游客414.8万人次,增长22%;实现旅游收入23.01亿元,增长15.05%六郎镇养老服务业集聚区、红杨镇西河文化旅游集聚区入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新增电商企业150家,电商交易额突破70亿元,增长14.57%

(三)全力以赴抓项目、强保障,发展势能加速聚集

一是项目建设成绩斐然。入选省重点项目242个,完成投资256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连续九年获省政府通报表彰。实施政府投资项目86个,总投资116.62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5个,总投资300.1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5家,总数达470家。协鑫集成一期项目从开工建设到首件下线仅用144天,4个月实现产值超10亿元。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低碳科技产业园、海鹰航空无人机、华夏云天发动机维修等项目稳步推进。

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立湾区(上海)招商中心,深入开展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委托招商,赴沪苏浙等地举办专场招商推介会8场,实施“双月攻坚”“百企落地”“双百攻坚”等专项招商引资行动,新增签约腾盾科技等项目335个,总投资527.8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9个、2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积极开展“出海芜优”行动,实际利用外资650万美元、省外资金280亿元。

三是要素保障不断夯实。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8.49亿元,获批中长期国债资金5.47亿元、专项债券20.22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5.79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480.27亿元,增长18.99%工业用电总量13.72亿千瓦时,增长28.56%,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光伏发电0.56亿千瓦时,增长178.32%;用气总量3583.76万方,增长15.3%;供水总量773.58万吨,增长28%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91633亩、厂房33平方米。新芜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四)主动作为深改革、促开放,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一是改革进程蹄疾步稳。深化放管服改革,356个事项实现零填报、秒申报”“机器审、秒办理37个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成功办理全国县区首笔再贷款+”供应链保理融资业务。出让标准地”18宗,承诺制办件1526位列全省县级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综合效益评价榜第四名,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区。加快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深入推进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镇级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是开放水平全面跃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引进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39个。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077.8万元。与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芜宣机场升级建设4E级机场、货运枢纽机场,开通航线41条、货运专线4条,通达33个城市。新增外贸实绩企业39家,组织企业出海参加120余场境外国际展会。跨境电商交易额6.54亿元,增长63.09%获评机电高新类省级外贸转型基地,林安跨境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深做“1%工作法,选聘首批营商环境体验官10名、乡村推介官100名。结合“5·20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行芜优办线上服务程序,新增经营主体1.4万户,总数突破5.9万户。完成五经普清查工作,法人单位数量较四经普增长84.6%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8.69亿元。为企服务平台一口收办企业诉求980件,办结率100%

(五)坚持不懈强建设、抓治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是城市品质巩固提升。高标准编制区镇两级国土空间规划。改造老旧小区10个、棚户区794户、农村危房170户。区第二自来水厂投入使用,有效解决城乡供水不足问题。机场路东、西延伸项目建设完成,新芜大道北延、物流大道、中山路等顺利通车。新开通城市公交路线3条、特色旅游公交专线3条,升级公交站台19座,改造县乡道29.4公里,新增省级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2条,完成全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中期验收。精细化打造最干净城市。新增、提升城市绿地19.82公顷,新建绿地体育小公园”5处、健身步道5公里、城市阅读空间3处,新增和改造城市公共停车位418

二是和美乡村全域推进。遴选120个自然村开展美丽宜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水清岸绿产业优项目实现5镇全覆盖。新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5个,3个村入选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红杨镇珩琅山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陶辛镇农民书画展在澳门大学成功举办。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22个,年经营收入4852.26万元。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数字工厂5家、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1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湾再生稻、西河生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三是生态底色更加靓丽。获批全国首批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区,汪溪河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实现5镇全覆盖。有序推进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成功创建南湖省级幸福河湖,入选省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区深化林长制改革,植树造林1657.1亩,修复退化林1018.4PM2.5平均浓度31.3微克/立方米,降低10%,空气优良率87.1%。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芜工业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新芜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称号。

(六)千方百计解民忧、惠民生,人民福祉不断增进

一是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实施民生实事47项,有序推进“103”暖民心行动,实现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新增老年食堂(助餐点)16家,智慧养老机构1个,实施特困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300户。新增稳定就业2.11万人,稳定就业率95%,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709人次,兑现培训补贴325.48万元,获评省三公里就业圈、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先进地区。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2亿元、抚恤优待金3768.0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4家单位获评省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

二是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实施住宅小区物业服务管理攻坚行动,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芜湖航空职业学院、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获批设立,安徽南方科技职业学院(筹)芜湖艺术职业学院(筹)开工建设,丰山学校、新芜机电学校、航空新城运动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入选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区。芜湖县一中高考本科达线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增长20.7%,达线率69.1%。区总医院获批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改造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室)21个,实现国家级卫生乡镇全覆盖。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三是社会治理更加精细。区领导开门接访157次,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单位。破获电信网络诈骗23起,打掉本地漫游诈骗团伙、掩隐犯罪团伙9个,获评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区。深入开展人民调解专项行动,陶辛人民法庭获评全省首批枫桥式人民法庭。深化移风易俗殡葬改革,公益性公墓入葬率大幅提升。红杨西河集体婚礼圆满礼成。推出首批拥军优待目录清单,双拥共建氛围更加浓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侨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人民武装、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人防、老龄、关心下一代、残疾人、档案、供销等工作进一步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高质量推进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湾落实落细,获评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重大事项主动向区委报告,自觉接受区人大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区人大议案1件、建议116件,区政协提案104件、来信11件。深化运用民声呼应”“民情摘报”“民情等平台,解决群众诉求1573件。自觉接受巡视政治体检,狠抓问题清单整改落实,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全区人民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奋战在全区各领域的广大劳动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照2023年拟定的年度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等部分指标未能达到预期,其中有我们主动调优经济发展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也暴露出我们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是:招大培强、创新转型的步子还不够快;资金、人才、土地等要素瓶颈依然存在;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够充分;政府系统少数干部工作作风和能力建设仍需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二、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芜湖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湾区建设一城两区的重要一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前进道路上,必然要志存高远、负重前行。我们的信心和底气在于主导产业与省市高度契合,低空经济获中央、省、市明确支持,航空完整链条集群效应逐渐凸显;芜宣机场口岸开放在即,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加快建设,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蓄势待发;凭借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东风,在1所本科、5所中职院校的基础上,新增2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芜湖航空马拉松等余声犹在,殷港艺创小镇、航空小镇顺利获得省级评估验收优秀等次,5个小镇轮流霸榜省级特色小镇排行榜,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势头强劲。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在于:发展质效还不够高、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亟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对标学习长三角成效不够凸显,稳中快进、争先进位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湾区要想当好芜湖发展的急先锋、排头兵、领头羊,必须牢固树立长三角一体化意识、省域副中心意识、首位产业意识,聚焦六破六立,落实五大要求,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奋勇起航,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一届七次全会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较快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航空新城,早日实现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定走好新时代湾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4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壮大“211”产业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是推动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中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抢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风口,围绕奇瑞等龙头车企,招引轻量化铝制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产业链优质配套企业30家,形成以优华科技、亚太科技为龙头的汽车轻量化产业基地,力争实现产值158亿元。依托省级生活电器特色产业园,聚焦电子电器、健康生活家电、健康智能家居等三大板块,招引入驻上下游配套企业30家以上,形成以德力西为龙头的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以飞科为龙头的个人护理健康电器产业基地,以盾安环境、卧龙电机等为龙头的制冷电器产业基地,以爱果乐、棒泰科技为龙头的健康生活智能家居产业基地,打造长三角健康智慧生活产业制造基地,力争实现产值148亿元。

二是推动战新产业做大做强。强化多用途无人系统产业链,培育海鹰系、联飞系、腾盾系、电科系、eVTOL系等5家以上头部企业。围绕大飞机核心部附件和材料,培育10家以上专精特新腰部企业和面向未来的科创企业。联合天航科创军机维修、华夏航空发动机维修等建设国际航空器维修保障中心。牵头成立省、市无人机产业协会,申建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低空智联网(一期),拓展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飞机租赁等现代临空服务业,构建低空经济生态,力争实现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营收300亿元。大力招引光伏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协鑫集成二期和新能源电池全球研发中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光伏系统研发、生产基地。支持本松、聚赛龙等新材料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耀石、电科飞机、创联等企业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加大轻量化金属材料、先进改性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企业招引培育力度,积极申报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力争实现产值108亿元。

三是推动强企方阵攀新登高。重点招引一批行业龙头、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等企业,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谋划建设空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大力发展跨境电商97109810业务,新增外贸实绩企业20家,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吸引沪苏浙资金200亿元。发放工业互联网券,实施工业互联网及行业大脑平台项目,推动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500万元以上数字化转型项目25个。摸排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充分发挥区“1+11”基金投资作用,力争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北交所上市企业1家、美股上市企业1家。新芜经济开发区继续争取全省考核先进位次,争创国家级开发区。

(二)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引领,培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4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00家,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产业创新研究院1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全社会研发投入、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均超15%。依托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G60通航联盟等载体,建设省首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航空动力测试中心、无人机适航认定中心,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政策共通、人才共用的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畅通招才引智绿色通道,深化津梧桐品牌建设,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6个以上、领军人才8人以上、高端人才85人以上、大学生1万人以上,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职业教育特色发展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支持区内中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冠名班”“订单班、产业学院,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

三是持续创优营商环境。深化智慧园区建设,用好公共政策兑现网上超市,完善惠企政策畅通惠企通道,及时回应企业诉求。畅通政银企信息交流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政银担12亿元、贷款50亿元、基金投资10亿元,促进金融产品和企业融资需求双向推送。深化承诺制”“标准地”“亩均论英雄改革,做好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等要素保障,实现亩均税收增长10%标准地出让100%

(三)着力提升区域开放水平,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一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吸引长三角优质资源集聚,力争引进沪苏浙亿元以上项目超50个,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3500万元,大专以上沪苏浙居民来湾落户人数实现较快增长。发挥芜宣机场口岸临时开放优势,深化贸易、物流联动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借港出口,争创国家低空产业先导区和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打造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二是全力构建大交通体系。开通越南河内等3条国际货运航线,力争货运量达6万吨。抢抓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契机,推进峨山路东延二期、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加快机场路皖赣铁路至芜宣高速段建设,实现芜宣高速机场出口、湾石路(倪家段)优化提升工程通车。构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谋划建设芜湖港湾港区黄池作业区工程,打通新芜经济开发区北向通道。

三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完成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区国投集团、区水务有限公司等,增强国有企业市场活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探索新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促进平台公司规模实力、市场化运行能力全面提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大脑三期工程,统筹部署各类感知设施,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一盘棋。推进与沪苏浙重点民生领域资源共享,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政务服务等方面实现长三角区域同城待遇。实施城乡居民医保慢性病按人头付费试点工作,持续提升医疗保障水平

(四)着力推进港产城乡融合发展,打造高质量发展名片

一是加快打造航空新城。科学编制航空新城规划,加快机场改扩建工程一期、国际货站改扩建、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设,申建皖南国际邮件互换局。推进芜湖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建设,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发展区,打造上海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副中心。谋划建设东航芜湖物流基地和分拨中心,争创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谋划建设长三角生猛海鲜内陆港,大力发展空港经济。依托芜湖航空职业学院探索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建成航空运动中心、鸠兹大道邻里中心、九子湖公园、宜航工业园。推深做实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借势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大会等活动,打响芜湖航空品牌。

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实施政府性投资项目80个,总投资78.8亿元。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个、农村危房改造75户。保障性租赁住房399套,建设低密度、立体生态高品质住宅,释放改善型住房需求。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东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南湖水生态修复保护,探索建立给排水一体化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绿地体育小公园”2处、健身步道7公里、城市阅读空间8处,建成“15分钟综合生活圈

三是全面建设美丽湾强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强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创建省级幸福河(湖)1条、新增造林350亩。深入开展秸秆禁烧、餐饮油烟整治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PM2.5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居全市前列,完成省级生态振兴试点镇、试点村验收。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开发低空游、露营游、研学游等新业态,加快打造湾航空文旅综合体、六郎江南水乡休闲农旅集聚区、陶辛水乡旅游度假区、红杨西河文化旅游区、花桥九十殿文博艺术小镇,推动设立安徽芜湖青弋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后备箱工程基地1个、金牌民宿3家。

(五)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一是推进质量兴农。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盘活低效用地1600亩,新增耕地1000亩,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力推进全国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项目。扎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审计整改工作,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万亩、灌区6.9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加快机器换人,建设咸保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二期。全面探索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推动鸠兹湾艺创共富农业综合体等项目落地。

二是实施品牌强农。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打响选优品品牌,提高湾再生稻、湾山芋、六郎河蟹、陶辛青虾、陶辛莲子、西河生姜、花桥鲜桃等农产品知名度,建设G329、湾西路等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壮大优质粮油、精品果蔬、健康水产和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创建省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5个。新增数字农业工厂3个,发展数字农业应用场景5个。

三是建设和美乡村。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承办全国村庄规划(中西部片区)现场会。巩固扩大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成果,打造永不落幕的丰收节、长三角农民主题乐园。深入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新建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2个,整治提升美丽宜居自然村庄100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500座。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80公里,新建和改建乡村道路20公里,积极创建全国交通运输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有序推进六连圩综合整治工程,申办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自来水提升现场会。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一是提升社会保障质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深化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力争70%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创建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区,新增嵌入式养老机构1家,打造省级标准三级养老机构1家,实施特困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270户,实现三级养老中心社会化运营达40%。深化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建设,完善区镇村三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全方位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好防致贫底线。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安全发展。深化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高标准实现芜湖县一中新校区、芜湖航空职业学院、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年内开学,加快安徽南方科技职业学院(筹)、芜湖艺术职业学院(筹)项目建设,支持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三医协同,促进医防融合,实施基层卫生院一院一品工程,支持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湾区总医院)高质量发展,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省级健康区。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升级举办2024年芜湖航空马拉松赛事,推进体教、体卫、体旅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

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平安和美湾建设。探索一领多元治理模式,打造一站解纷工作平台,试点构建一网融合综合网格,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化解、大巡防大整治、大服务大宣传。健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机制,用好智慧湾平台,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做实人民调解、健全行政调解、畅通警民联调、优化诉调对接,多元共治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诉求。完善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效,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殡葬改革持续做好散乱葬治理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洪涝干旱监测预警,加大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燃气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推动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强化政治引领,铸牢忠诚之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做到为党履职、为民尽责,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高效落实。

强化依法行政,厚植法治之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完善合法性审查机制,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深化一府一委两院联动工作,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

强化责任担当,大兴实干之风。深入实施“985”战略,勇当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狠拼项目争取、政策供给、国资支撑、金融服务、六用保障、环境优化,全力推动规划图”“远景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真正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做到情况在一线吃透、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强化破局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善于攻坚克难,以思想破冰、难题破解引领能力提升,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国全省有位次、争荣誉、创品牌。

强化廉政建设,常修为政之德。持续深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全力纠治四风问题,持续巩固湾风清气正、心齐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强化巡视成果运用,做到忠专实”“勤正廉

各位代表!力量源于团结,奋斗创造实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区人民的团结奋斗下,笃定信心、砥砺奋进,加快建设航空新城,早日实现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奋力谱写现代化湾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