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地点:区政府第一会议室 发布时间:2023年5月23日
发布单位:湾沚区文旅体局 发布人:陆蓉 主持人:丁萌
各位媒体朋友们、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安排,由我来发布湾沚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关于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
首先介绍湾沚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湾沚区目前拥有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均为国家一级馆)、5个镇综合文化站,均对外免费开放。按建设要求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每年组织相应文化活动 200场以上。市民可自行到馆内参与或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我区目前拥有城市阅读空间3处(其中1处城市书房,2处书吧)。根据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分解下达2023年度“15分钟阅读圈”建设目标任务的通知要求》(芜文旅办[2023]1号),今年我区需建设3处城市阅读空间,目前暂定将东湖公园的两岸咖啡、花桥镇朱桥社区的花桥镇综合文化站、六郎镇殷港社区的六郎镇综合文化站作为今年城市阅读空间,目前已经开始改造,争取9月前全部开放。
(二)公共文化服务
截至目前,区文化馆共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17场。成功承办协办了“湾沚送岗“职”等你来”2023年芜湖市湾沚区春季人才专场招聘会文艺演出、2023芜湖湾沚第三届油菜花节开幕式文艺演出、芜湖市湾沚区第九届“金牌班组、金牌工人”表彰暨“中国梦 劳动美”职工文艺汇演等各类文艺演出6场;“弘扬民族文化•共筑美好湾沚”湾沚区收藏艺术品展、“谷雨: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一一翰墨乡梓书画汇报展等展览展示活动4场。组织开展了灯谜会、“我们的节日•春节”“非遗小课堂——徽派插花迎新春非遗陪你过大年”活动。
5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湾沚区新增4项市级非遗项目,分别是:“官巷传说”、“章氏剪纸”“紫阳朱氏砖雕”“红杨吴氏烙画”。湾沚区目前有市级非遗项目14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区级非遗项目48项,非遗名录数量再创新高;组织文化志愿者到军营送灯谜、送非遗剪纸、开展美术辅导; “快乐童心”文化志愿者已到全区各村镇少年宫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7批次。
区图书馆(含分馆)共接待读者108917人次,书刊文献外借64205册次;举办讲座、展览、培训等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95场,其中线下活动123场,线上活动72场,累计10557余名读者参加活动。
截至目前,各镇综合文化站共接待约7000人次,开展各类乡村活动130余场;芜湖黄梅戏剧团有限公司参加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年度“万千百”公共文化配送服务演出等活动。配合市局遴选报送了红杨镇西河社区乡村示范展示点;
(三)送戏进万村
湾沚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严格按照《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规定,每年通过政府购买方式,购买民营剧团专业化演出,向我区66个行政村送戏一场,截止本月已完成“送戏进万村”演出任务,共下乡演出66场,完成率100%;
(四)群文艺术创作
组织我区民营剧团积极申报戏剧参选了“2023年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 芜湖黄梅戏剧团有限公司报送大戏《杏林春暖》入选孵化计划;组织万程黄梅戏剧团小戏《请保姆》和《希望在田野上》,芜湖黄梅戏剧团有限公司大戏《杏林春暖》、小戏《家有所长》申报“2023年度芜湖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目前市级正在遴选中。
(五)广播电视服务
湾沚区已完成农村应急广播建设,实现全覆盖。含1个区级播控平台、5个镇播控室、1个开发区播控室、86个村居播控室、920个应急广播接收终端,为农村群众提供全天24小时突发事件和灾害预警应急广播服务,推进应急广播与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把主流舆论宣传寓于日常信息服务和应急服务当中,实现系统资源共享、信息内容互通,不断深化拓展应急广播的宣传、服务功能。
(六)观赏电影
湾沚区为保障农村地区及中小学学生观看优秀影片,每年通过购买服务,按照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的标准向群众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及时组织各类主题放映,新片率不低于60%,无效场次低于3.5%,截至目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目前共放映电影240场,完成率约30%。
(七)读书看报
根据《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等相关执行标准要求,湾沚区已建设完成农家书屋66处,实现覆盖率100%(其中数字农家书屋覆盖率100%),每个农家书屋面积均大于20平米,图书不少于2500册,每年更新出各类版物约4000余件。建立岗位责任制,设立专职管理员对书屋进行管理,一周最少开放5天,每天按时打卡,确保书屋正常运行,同时也鼓励各村退休老干部参与到书屋管理中。每个书屋每年开展文体活动4次以上,按质按量上传文化云平台。湾沚区文旅体局近年来在全区设立社会阅读点18处,提供各类书籍、报刊、杂志等读物供市民阅读,在全区20个先锋驿站、开发区人才书吧、老年大学职工书屋共配送图书2700余册,配合图书馆、镇综合文化站、城市阅读空间等文化载体,不断织密城市阅读网,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
下面再给大家介绍湾沚区体育公共服务情况:
(一)全民健身设施日趋完善
截至2022年底,全区建成1250处各类型体育场地,体育场地总面积约118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3.43平方米,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区级“五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全面达标,镇级“三个一”完成率为100%,城市公园绿地体育设施基本覆盖,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区镇村三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湾沚人民体育公园、城南体育公园建成并实现全天免费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中心每日上午和每月8日免费开放,持续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和全域15分钟健身圈。用地面积64207平方米的航空新城运动中心也将在近期开工建设。
(二)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精心创办特色精品赛事。2023芜湖航空马拉松、湾沚半程马拉松赛已成功举办多届,赛事参与人数、影响力和办赛水平逐年提升;连续举办六届六郎全国自行车挑战赛,参赛人员屡创新高;每年开展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赛事活动20多项,如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社区运动会、企业职工运动会、女职工趣味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会、登山、健步行和“四球一舞”等系列体育活动。
(三)体育健身指导更加科学
不定期邀请体育专家来我区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指导健身知识讲座等培训活动,每年定期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及组织骨干体育指导员赴外地学习,不断提高全区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技能素质和水平。至2022年底,在册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941人,各级裁判员130余人,基层体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指导带动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我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口率40%,国民体质合格率达95%以上。在全民健身中心建有国民体质监测站,长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免费为参加测试的群众提供国民体质综合评定报告,指导广大群众科学健身,目前正在筹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
(以上就是湾沚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工作目前的进展情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