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2-12-06 21:55信息来源: 湾沚区人民政府阅读次数:编辑:区政务公开室 字体:【  

芜湖市湾沚区生态环境分局、芜湖市湾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对政策出台背景和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 决策背景和依据

(一)决策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湾沚区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建设“美丽湾沚”的关键时期。为此,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和要求,切实做好湾沚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二)决策依据: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芜湖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芜湖市湾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二、 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本《规划》与《安徽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芜湖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湾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等进行有效衔接。对湾沚区加大绿色发展转型力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融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大局,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三、 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1年4月,确定起草工作人员,并邀请专业编制机构参与《规划》编制工作。2021年6月,召开《规划》编制座谈会,邀请区直相关单位,就我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现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评价和总结,对我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进行探讨和交流。2021年8月-2022年5月,综合相关座谈会收集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经数次修改后,形成《规划(送审稿)》。2022年7月,邀请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3名专家和我区相关部门业务负责人对《规划(送审稿)》进行评审。经湾沚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最终形成《规划(发布稿)》。2022年9月16日,芜湖市湾沚区生态环境分局与芜湖市湾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印发本《规划》(环发﹝2022﹞28号)。

四、 工作目标

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着力建设全域生态美丽大花园,率先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实现“三产”融合、“三生”协调的绿色发展新格局,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全国绿色发展示范样板,助力湾沚成为芜湖市域东南新兴发展极,实现湾沚垂直崛起。

展望2035年,全面绿色转型树立新样板,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总量达峰后稳中有降,空气质量根本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生态环境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生态宜居美丽湾沚新家园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五、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该部分主要阐述《规划》编制背景、编制依据、规划年限和范围、编制技术路线等。

第二部分,形势分析。该部分在系统总结评估“十三五”期间湾沚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梳理“十三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分析湾沚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机遇和挑战。

第三部分,目标指标。该部分主要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标。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二是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三是坚持系统保护、综合治理;四是持续深化改革、制度创新。规划目标:提出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奋力打造安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着力建设全域生态美丽大花园,率先打造优质优良宜居宜业的生态高地,实现“三产”融合、“三生”协调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同时结合国家和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求,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设立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大板块17项指标。

第四部分,主要任务。该部分主要是立足实际,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区域共保联治,强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谋划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一是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促进绿色转型;二是实施纵深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加强生态修复,维护生态系统功能;四是强化风险管控,确保生态系统安全;五是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该部分主要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保障、加强科技支撑、定期评估考核和深化公众参与等五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抓好《规划》任务的落实。

六、 创新举措

《规划》基于“十三五”工作基础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思路及要求,通过与湾沚区“十四五”国民规划纲要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指标体系,总结凝练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提出规划保障措施。

七、 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有关部门、各镇要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本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强有力措施,从解决当前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大力推进本规划实施。要建立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推进本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 深化公众参与

尊重和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构建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制定年度环保宣传计划,综合运用电视、广播等平台及新媒体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公益宣传,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依法推进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回应群众关注的环保热点和焦点问题。建设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对话机制,搭建公众参与和沟通的对接平台,推进公众参与力度。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推动公众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环保事务。积极支持环保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化解环境矛盾与纠纷的作用。

八、 解读机关、解读人及联系方式

解读机关:芜湖市湾沚区生态环境分局环境管理股

解读人:赵静茹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3-879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