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2021年四季度(1-12月份)区政府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序号 |
目标任务 |
目前进展情况 |
牵头责任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加快推进省“256”创新体系落地见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大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双突破200家,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40个以上。 |
1.2月出台《湾沚区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年)》(湾政办〔2021〕1号)。截至2021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09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净增量全市排名第一。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232家。 2.全面摸底园区企业技术需求,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联系,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组织合肥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与园区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21年,促成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签约百万元以上产学研项目4个,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40个以上。 |
区科技局 |
区航产中心 区财政局 区税务局 区市场监管局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各镇政府 |
2 |
支持航空动力、航空电子进入省重大专项,航空新材料纳入省重大工程。 |
聚焦我区航空动力、航空电子等重点产业技术问题,主动对接省、 市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截至目前,芜湖钻石航空发动 机有限公司“150千瓦级活塞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已 获批2021年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立项,安徽航瑞航空动力装 备有限公司“航空重油发动机轻量化关键技术的应用研发”等2 个项目获批2021年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立项。 |
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航产中心 |
区财政局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区生态环境分局 |
3 |
推进北航创新园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殷港小镇省级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 |
积极推进北航芜湖通用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殷港小镇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工作,2021年4月组织召开争创国家级孵化器工作推进会,区科技局会同区航产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协调配合北航芜湖通用航空科技企业孵化器解决申报问题。9月与省科技厅对接汇报,组织开展北航芜湖创新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预评审会。目前省科技厅已推荐上报至科技部,等待科技部评审结果。 |
区科技局 |
区航产中心 区市场监管局 区建投公司 |
4 |
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区创业就业。 |
2021年新招引领军人才3人,高端人才37人,大学生4199人。发放1583人次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449.12万元,接收以2021届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各类流动人员档案1941份并完成整理归档工作,完成16名基层特岗人员聘用。 |
区人社局 |
区教育局 区财政局 各镇政府 |
5 |
鼓励校企联合办学,办好“企业冠名班”。 |
开展校企联合新型学徒制培训,共两个企业与芜湖技师学院签订培训协议,其中芜湖品策商贸有限公司35人,芜湖罗尔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29人。两个班合计培训64人。芜湖罗尔科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中汇瑞德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芜湖长江电器实业有限公司与技师学院签订冠名班培训协议。 |
区人社局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教育局 区财政局 |
6 |
新引进培育高端人才 70 人以上、组织 10 个以上高层次科 技人才团队参加评审、省战新产业领军人才 2 人。 |
围绕我区“一新一轻一重”产业招引高端人才,做好我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工作。今年以来组织推荐“5G+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产业化应用李威团队”等12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参加芜湖市2021年度第一批、第二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项目评审。 |
区人社局区科技局 |
区航产中心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办) |
7 |
健全人才服务机制,完善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着力做好人才住房、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保障。 |
4月初和10月底,分别对区内32名高层次人才征集了需求上报到市人才办。加强一站式服务窗口管理,确定了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受理人才需求服务。完成了高层次人才需求征集工作,为中电科洪雨宁等11名高层次人才更换人才服务卡。组织区内7家企业人才参选芜湖市第四批战略性新兴产业优秀人才评选活动,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吴波和安徽华明航空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的孙闻入选。成功认定高层次人才2人(凯航佳测(芜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名B2类,中电科钻石飞机1名 C4类)。完善修订了《湾沚区高层次人才服务手册》。发放高层次人才补贴3人共计63.632万元。发放2020年人才公寓补贴317人共计121.247万元。 |
区人社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 |
区科技局 区卫健委 区公安局 区委组织部 (区人才办) |
8 |
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开发区智慧园区改造,启动建设G329智慧交通工程,基本实现5G基站全覆盖。 |
1、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市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出台《湾沚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推行信息化项目管理。自4月份实施以来,共评审公安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务局信息化项目24个。项目申报资金共8949.4万元,评审建议资金8632.9万元,节约资金约316万元。 3、推动各类系统登云。截至目前,教育局、财政局、开发区等19家单位66个系统已迁至政务云中心,累计使用CPU 698核,内存1788G,数据盘49.6T,网络带宽899M。 4、推进网络改造升级。一是对全区政务外网升级改造,从统一互联网出口、IP地址总体规划、安全防护体系等方面实施改造,并通过网络安全二级等保测评。二是启动2、3、4号楼和市民服务中心政务网络改造,进一步厘顺链路走向、提高传输速率、降低运行成本、规避安全隐患,实现对接入端可管可控。三是对全区专网线路进行有序整合,按照“新建成网、存量逐步迭代”的原则,逐步形成统一的政务外网和政务专网。 |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开发区管委会 (区经信局) |
区住建局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 区教育局 区卫健委 区民政局 区文旅体育局 区市场监管局 区生态环境分局 区公安局 (交管大队) 区城市管理局 区公路分中心 |
9 |
完成“企业登云”40家,新增数字经济企业90家,跨境电商销售额超2000万美元。 |
2021年完成企业登云40家,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88家。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20家,跨境电商交易额2.32亿元。 |
区政府办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区商务局 |
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10 |
依托楼宇经济基础,打造跨境电商、人力资本、网络直播等特色鲜明的专业集聚化园区。 |
依托芜湖现代服务业直通车产业园建设“湾沚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新的产业园规划了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技能培训鉴定中心三大板块。人力资源产业园已引进上海闵达、达尔华、顺薪等20余家国内优质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为开发区企业输送1000多名员工,为开发区重点企业产能快速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产业园还围绕“招工+培训+服务”的产业链进行建设,已建成湾沚区培训学校,为开发区部分企业开展了岗前技能培训等活动。网络直播方面目前已招引芜湖松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楚优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和安购电商总部项目落户我区,主要开展直播业务、短视频业务等,挂牌成立区跨境电商产业园。 |
区商务局区人社局 |
区投促中心 |
11 |
全面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提升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产业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水平,实施技改项目50个,完成技改投资50亿元,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10家企业进入智造能力提升行动试点。 |
2021年,共有74个项目列入安徽省2021年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库,总投资62.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99户企业入选芜湖市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库,项目总投资60亿元。2021年,申报成功1个省级智能工厂、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个市级智能工厂,5个市级数字化车间。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
12 |
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规上企业40家。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家。 规上企业:截至12月底,湾沚区规上工业企业366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3户。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统计局 |
13 |
建设好安徽中西(新芜)国际合作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推动京东京造科技工业园落地建设。 |
1、新招引西班牙普莱默电子有限公司射频电子元器件项目,11月5日开工,正在加快建设;美国森萨塔和中汇瑞德合资成立的新能源汽车高压接触器项目正在装修厂房和建设无尘车间; 2、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收购银峰艾德兰公司,总投资5亿元,投资汽车零部件精加工项目,4条全自动进口生产线已投产;签订德国真兰仪表二期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20亿元,土地已供给企业,正在规划设计,2022年开工建设2.6万平方米厂房及购买设备扩大产能;新加坡百益胜集团投资成立的芜湖杜瓦可阀门管件有限公司、芜湖穆尔工程制造有限公司、芜湖庞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投产并扩大生产规模;台资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新材料项目全面开工建设,6条自动化生产线已到厂安装;英资企业芜湖布鲁威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 4、与京东集团签订京东科技产业园合作协议,总投资90亿元,用地1040亩。产业园一期项目用地40亩,一期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全面开工建设。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航产中心 |
14 |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
1、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收购银峰艾德兰公司,投资汽车零部件精加工项目;2、安徽阿诺丹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安徽古德纳克科技有限公司资产;3、圣大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安徽聚丰铝业有限公司资产;4、芜湖亦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翔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资产;5、芜湖正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安徽荣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资产;6、安徽新荣达玻璃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人本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资产;7、上海震福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安徽日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部分土地部分资产;8、芜湖福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博仕通电梯有限公司部分地块;9、广东科能实业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昌红科技有限公司资产,10、芜湖中创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神途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资产;11、芜湖启帆健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市中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资产;12、佛山钢威玻璃技术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富悦电器有限公司资产;13、芜湖星典工贸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劲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资产;14、芜湖立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中升转向节制造有限公司资产;15、芜湖恒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重组芜湖弘祥减震器工业有限公司资产;16、芜湖福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博仕通电梯部分资产;17、安徽广源包装有限公司收购重组安徽银海铜业科技有限公司部分资产;18、无锡凯锦华塑业有限公司收购重组东兴纺织部分资产;19、温州永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收购芜湖永安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资产。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投促中心 区航产中心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15 |
支持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绿色工厂3家,力争开发区综合考核进入全省前十五。 |
已完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期考核的相关事宜。同时积极跟踪省级以上开发区综合考核各项数据,已认真梳理更新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已召开五次全区调度会,跟进全年进度,重点推进,力争再进位。 截至目前,省级绿色工厂获评2家(德力西、强振)。国家级绿色园区获评1家(强振),市级绿色工厂5家。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发改委 |
16 |
深化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北航大、南航大、5720厂等合作,发力国际航空器研发制造及维修保障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集航空装备整机制造、研发、维修、培训、旅游及航空会展、应急救援、通航+地理信息等为一体的航空临空产业体系。 |
落实好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协议,组织两批南航大民航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学生来芜湖航空产业园参观实习;与航天三院合作共建海鹰航空无人机产业基地,目前已完成1#厂房、人才公寓基础设施建设;5720厂投资建设的国际航空器研发制造及维修保障中心项目一期创联新材料项目正在在加紧施工,办公楼已经封顶,厂房主体已经竣工。 |
区航产中心 |
区发改委 区人社局 区科技局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区应急管理局 湾沚镇政府 |
17 |
积极开展战新产业培育提升计划,力争航空基地考核优秀、产值突破250亿元。 |
根据《关于 2020 年度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考评结果的通报》(皖三重一创办〔2021〕18 号)显示,通航基地2020年考核结果为A类,获3500万奖励资金。据统计数据显示,通航战新基地全年预计实现产值282.5亿元,增速达35.5%,目前“一区两基地”皆已对照2020年考核文件,完善指标细则,有针对性的收集材料,预计2022年4月完成考核工作。 |
区航产中心 |
区发改委 区统计局 区科技局 |
18 |
加快落实长三角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线下“收受分离、异地可办”。 |
加速融入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设立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窗,对涉及市场监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等35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
区委办、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体育局、区经信局、区水务局、区商务局、区民宗局(统战部)、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科技局、区税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改委、区医保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民政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统计局、区残联、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审计局、区公安局、区信访局、区档案馆、区气象局、区烟草专 卖局 |
19 |
强化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等合作载体作用,坚持产业共兴、要素互补。 |
以芜湖航空产业园为核心成功申报长三角G60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获2020年优秀产业联盟。充分发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等平台优势,落实好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协议,组织两批南航大民航学院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学生来芜湖航空产业园参观实习。积极对接华东民航局、省发改委等部门单位,将芜湖全球航空货运枢纽港项目已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依托G60科创走廊通航联盟,组织企业去上海通航协会就协会发展、行业形势、企业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 |
区航产中心 |
区发改委 区投资促进中心 |
20 |
推进芜宣合作示范平台建设。 |
完成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于2020年12月24日获省政府批复(皖政办复〔2020〕491号)同意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报批组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工作。 |
区航产中心 区发改委 湾沚镇政府 |
|
21 |
办好产需对接会、通航产业联盟成员大会。 |
已开展产需对接会暨第二届通用航空设计制造发展大会前期筹备工作,因疫情原因原定于2021年11月29日-30日举办的大会活动延期举办。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区航产中心 |
|
22 |
大力弘扬“四千万”精神,优化招商体制机制,深耕“承诺制”“标准地”试点,全面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 |
一、继续深化承诺制改革,园区企业投资新开工项目96%的通过签署施工许可等承诺提前开工。2021年承诺制办件258件,同比增长17%,90多个工业投资建设项目享受到改革便利; 二、优化招商体制机制:1、队伍建设机制方面:从全区范围选派年轻优秀干部挂职管委会投资促进分局,专职从事招商引资工作; 2、管理机制方面:坚持驻点招商,要求招商人员充分发扬传承“四千万”精神,每人每月外出驻点招商不少于15天,在长三角等地开发区大力搜索对接优质企业投资信息,建立驻点招商工作每日汇报制度,驻点小组每日汇报工作情况,形成内部良性竞争氛围;每周管委会主要领导到各驻点地拜访推动项目;月调度会制度,每月末管委会主要领导招开项目调度会,听取汇报重点项目推动情况及新增有效线索情况,现场制定相应推动方案;高频次邀请区领导外出推动项目签约落地;三个投资促进分局全程跟踪服务成员单位招商引资工作。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区投促中心 |
区商务局 六大招商中心 |
23 |
启用“新市民服务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企业吹号、部门报到”机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推进“综合受理、一站式办结”,全力打造“网购式”营商环境。 |
湾沚区政务服务大厅经升级改造后更名为市民服务中心,于2021年1月18日起正式启用。中心共进驻24家单位,服务窗口增至86个,实现“只进一扇门、能办所有事”。依托“互联网+政务中心”一体化平台,湾沚区市民服务中心接通电子政务外网和内网,整合部门专网12条,推动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打通国家、省级业务部门审批业务系统与政务网的通道,初步构建了集约共享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做到“自助可办、一网通办”。中心办事大厅还部署了自助终端机、“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区,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变“面对面”为“键对键”,实现“应上尽上、一网通办”。 |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
区委办、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体育局、区水务局、区商务局、区民宗局(统战部)、区气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科技局、区税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司法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发改委、区医保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民政局、 区城市管理局、区档案馆、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统计局、区残联、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审计局、区公安局、区信访局、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区烟草专卖局 |
24 |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 |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科学合理配置开发区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年初对开发区区域内停产、倒闭企业、低效利用和存量土地进行全面摸排并梳理,制定计划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根据制定的工作方案,在合法合情合理的基础上,依照“一企一策”有序推进,按照法律程序加快低效用地的盘活。2021年,共清理低效用地企业30家,面积共计1611.69亩;其中盘活25家,面积共计1160.93亩。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法院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25 |
用好用活国元、水木、航空航天基金,积极支持钻石飞机、航瑞动力登陆科创板,加快鑫旭新材料、英派瑞、夏鑫科技、科逸住宅等上市步伐,力争民企融资突破10亿元。 |
航瑞动力:公司计划2022年开展股改工作,同时与券商签约开始上市辅导,拟于2024年-2025年上市。 鑫旭新材料:审计工作已于2021年11月份结束。境外律师已经出具招股书并提交境外审计及承销商律师审核,公司计划于2022年1月份向SEC(美国证券委)递交招股说明书。后续公司及各中介机构将共同对SEC的反馈进行回复,并完成招股书生效,公司正式启动IPO。 英派瑞:2021年7月向安徽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申请,拟申请北交所上市。根据目前规划,以19、20和21年为申报期,预计2022年3月份完成材料申报,争取2022年下半年完成北交所审核和股票发行上市。 夏鑫科技:公司已与中介机构确定上市时间计划表,2022年完成改制,2023年完成新三板挂牌,2022-2024年作为北交所申报期间,2025申报北交所并完成上市。另外对上市过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制定了明确的整改方案,主要围绕关联方占用资金、成本核算、研发费用核算、内控规范等。目前公司员工股权激励已完成。 科逸住宅:公司已完成重组,目前在财务规范及内控管理阶段;计划2022年第三季度进行股改;2022年年底或2023年年初辅导备案。 二是2021年联合区金融监管部门已完成五期湾沚区资本市场业务专项培训活动,区内共有200余家企业参加,有效提升了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下一步继续加强与区金融监管部门的联动,以更精准有效的对接服务协调企业上市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培育更多优质上市企业后备资源。 |
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
开发区管委会(经信局) 区航产中心 |
26 |
深入实施“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十大工程”建设,加大工业、农业、水利、交通、棚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资金争取力度,精准做好专项债申报和使用工作。 |
新芜开发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项目专项债,计划三年发行5亿元,现已发行2.47亿元;京东京造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非标专项债,计划四年发行10亿元,现已发行2.94亿元。 |
区发改委区财政局 |
区政府办、区交通运输局、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 局)、区航产中心、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 局、区住建局、区城市管理局、区文旅体育局、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建投公司、各镇政府 |
27 |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实施临湖丽城安置小区四期、总医院病房综合楼、农村水系及水环境整治、机场大道等项目。 |
2021年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3个,投资总额322亿元,全年组织4次集中开工投产活动(3月20日、6月10日、9月29日、12月8日)。奇峰、领晨、长江电器、森萨塔、普莱墨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先后开工建设,本松、阿诺丹、爱果乐等一批快速增长型企业投产,佳海产业新城投资38.6亿元,建成后吸引产业链近百余家企业落户。 |
区住建局区卫健委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 |
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重点处、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湾沚镇政府 |
28 |
依托芜宣机场打造现代化物流枢纽,实现快递物流国内当日达、国外次日达。 |
依托芜宣机场建设航空货运枢纽,积极吸引航空物流相关企业入驻,逐步构建要素完备的航空物流生态。扩大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开放力度,支持企业投资机场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以及物流专用设施建设,提升航空货运保障能力和运行效率。积极推动多式联运,构建“空水公铁”协同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机场辐射范围,建设长三角空港物流中心。 |
区交通运输局 区航产中心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区财政局、区投促中心、区邮政分公司、湾沚镇政府 |
29 |
高标准建设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 |
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于2020年12月24日获省政府批复(皖政办复〔2020〕491号)同意建设,目前,已完成土地报批组卷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征迁工作和图纸设计工作正在推进。根据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领导指示要求,后期建设任务由市空港公司承担。 |
区商务局区航产中心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发改委、湾沚镇政府 |
30 |
积极申报一类口岸,力争开工建设芜宣机场跑道扩建工程。 |
经对接机场公司,芜宣机场跑道扩建工程已专题汇报市发改委,拟纳入2022年政府投资计划。芜湖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于2020年12月24日获省政府批复(皖政办复〔2020〕491号)同意建设。正在组织口岸开放申报材料,预计2022年年底临时口岸开放。 |
区商务局 区航产中心 |
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发改委、湾沚镇政府 |
31 |
加快实施青弋江航道养护工程,开工建设物流大道、新芜大道北延、北航路等项目,协助推进芜宣高速“四改八”、峨山路东延伸等项目,加快机场对外综合交通建设。 |
新芜大道北延已完成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已进场施工。 |
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区交通运输局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 |
区发改委、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重点处、湾沚镇政府、陶辛镇政府、六郎镇政府 |
32 |
继续提高各类社会保险覆盖率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9.6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13%,其中企业职工参保人数8.7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66%;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0.86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企业职工参保人员中在职参保6.14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04%。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50万人,其中缴纳当年保费9.2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07%,享受待遇4.91万人,符合领取条件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失业保险参保4.3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60%。工伤保险参保4.3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3.18%。 |
区人社局 |
开发区管委会(区经信局)、各镇政府 |
33 |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水平 |
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科普e站为平台,积极开展各类科普培训宣传,组织开展中国科协流动科技馆巡展、湾沚区2021年全国科普日、2021年安徽省百名专家乡村课堂讲科普等一系列科普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加快建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馆等科普平台,2021年建成航空产业展示馆总建设面积约56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近2000万元,全面展示芜湖航空产业核心企业、发展规划和历程积极推动航空科技馆建设,新增省级科普示范社区1家,新增省级示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家。 |
区科技局 |
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妇联、各镇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