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辅导、演出、展览和指导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珩琅山村: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为乡村振兴添“才”助力
1. 单位名称:珩琅山村
2. 开放时间:2024年8月2日
3. 活动地址:
珩琅山村部
4. 联系电话: 8116114
5. 临时停止活动信息:无
8月2日,红杨镇珩琅山村高素质农民“农匠班”培训第三期开课,邀请全国劳模、最美科技工作者杨良金现场授课,珩琅山村村“两委”、粮油种植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等100余人参加培训。
培训课上,杨良金以“如何成为高素质人才”为题,围绕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沟通技巧、提升技术能力、有效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注重自身品质、发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和素养的差异等方面,深刻阐述了作为一名高素质农民需要具备的素质素养。
自珩琅山村被选为“农匠班”培训基地的3年来,授课老师杨良金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建设示范基地,手把手教农民学员,把农业上过硬的“真经”“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
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室内理论教学与室外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现场观摩与考察学习相结合,把深奥的理论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速查表、示意图,使农民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
丰富培训内容。帮助农民系统学习“四良”水稻落水控干技术、油菜“六化”栽培技术、现代农业及发展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农村法律法规、素质素养提升等,不断提高农民的实践技能和市场意识,同时以高素质农民培训为主轴,不断提升乡风文明。
建设示范基地。3年来,杨良金在珩琅山村建设了“标准化粮油种植示范基地”,从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统一订购抗倒宜机收的油菜新品种“秦优1718”达6千多亩,开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秦优系列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手把手教授农民学员科学种田,围绕双低油菜“一菜六用”(籽用、花用、菜用、肥用、饲用、蜜用)开发做文章,推进良种与良法配套、农艺与农机融合、粮油良性循环模式、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逐步突破油菜生产瓶颈制约,推动油菜生产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一二三产融合。目前已初步实现油菜产业“品种双低化、全程机械化、技术标准化、功能多元化、品牌优质化”的发展目标。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珩琅山村通过引进乡土人才杨良金,到村开展高素质农民“农匠”培训,3年来为珩琅山村培育了260余名具有“匠心”精神的高素质农民,粮油产业、生产技能、乡风文明得到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