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动态资讯】弘扬宪法精神网格“宪”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4-12-05 10:39信息来源: 湾沚区湾沚镇阅读次数:编辑:梁月婷 字体:【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宪法不仅仅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更是默默守护和陪伴着每一个人的“保障书”。为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弘扬宪法精神,提高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湾沚镇前进社区党委组织网格员学习宪法相关知识,化身宪法宣传员积极参与到宪法宣传行动中,开展了宪法日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将宪法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拉近宪法、民法典与百姓的距离。


强化网格普法

建全法治体系力量

前进社区依托网格管理,以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及网格员为主要力量,组建网格普法宣传队伍。将网格员及志愿者对应到各个网格,化身“普法快递员”开展“入户模式”。网格员向居民发放民法典宣传资料,讲解网络安全、安全生产、养老诈骗等法律法规,阐述关于保护财产权利、促进家庭和谐等知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民法典与每一位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确保每个网格内都有普法人员为群众服务,消除法治宣传“盲区”,让普法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调解邻里矛盾

织就法治建设网格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前进社区打造“网格走访、中心下沉、律法帮忙”的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12月3日,尚城国际小区居民因电动车停放产生矛盾纠纷,居民张叔不允许别人停公共停车位,将自己的电瓶车放在单元门口的停车位上。张叔因乱停乱放,与居民叶阿姨发生冲突,网格员日常巡查发现后,进行劝导。张叔寻求社区律师的帮助,认为法律也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社区法律顾问告诉张叔根据《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经过法律顾问和网格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下才认识到,原来自己已经违反了法律,心里很受感触,决定有序停放电动车,不再乱停。今年以来,社区排查并解决各类矛盾纠纷82起,真正做到问题不激化、调处有温度、矛盾快解决。


传播“巷”间法声

共创法治服务圈

为推进“家门口”公共法律服务建设,以优质服务满足群众法治需求,前进社区党委创建“党建引领、法助民生”特色品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辖区范围内、共建单位中不断挖掘法律“能人”,进一步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大程度利用与整合各项资源。打造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圈,延伸法律服务触角,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贴心的法律服务。社区设立“巷间法声”微课堂,通过邀请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为居民提供“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对于居民集中反映的劳务界定、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律师结合类似案例提供专业、细致的解答,帮助居民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下一步,前进社区将积极推进以党建引领的“纵向到底”网格化法治宣传体系,利用网格员自身优势,深入辖区以多途径、多形式的方式持续开展各种普法宣传活动,努力实现让群众出门见法、抬头看法,营造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积极打造“法治网格”,为法治社区、平安社区、幸福社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