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资讯】【以案普法】养犬扰邻生矛盾悉心调解四邻安

发布时间:2024-04-26 21:04信息来源: 湾沚区湾沚镇阅读次数:编辑:万正华 字体:【  

【案情简介】
    蟠龙社区接到碧园小区 25 栋陈女士反映,称其邻居李某所养的一只名叫“豆豆”的狗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休息。这只狗在主人外出工
作的时候,不分昼夜不停地叫,引起了周围邻里的不满。狗叫声的频繁不仅影响了邻里的休息,还扰乱了社区的宁静,因此社区居民纷纷提出投诉,希望社区与小区物业能够尽快处理此事,让小区重新回复往日的宁静。
【调查与处理】
    蟠龙社区调解员在接到投诉后迅速展开详细的调查工作。了解到“豆豆”的主人为李某的儿子小敏(化名),小敏今年 从外地返乡工作,“豆豆”被其带回父母家中,李某夫妇和小敏都在本地有工作,且时常加班,家中无人,而“豆豆”这只金毛狗则因为孤独感和缺乏关注而敏感产生叫声,并且在听见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发出的声音也会频繁发出叫声。蟠龙社区调解员决定采取包容与改变的方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第一步:深入了解情况。蟠龙社区调解员与小敏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到“豆豆”的生活习惯和需求。发现小敏对于如何满足狗的需求并不了解,未能提供足够的娱乐和活动空间,导致了狗独自在家时的焦虑和叫声。第二步:制定协商解决方案。蟠龙社区调解员与小敏一同商讨解决方案。首先,建议小敏增加对“豆豆”的关注和陪伴,可以考虑雇佣专业的宠物护理人员进行定期陪伴,或将其先寄养在专业的宠物托养机构。其次,社区提供相关宠物培训资源,协助小明对“豆豆”进行训练,逐渐让其适应独自在家的情况。同时,社区也鼓励邻里共同关心宠物福祉,形成邻里共同体的意识,或许可以组织社区活动,让宠物们也成为社区的一份子。
【法律分析】
    目前,狗吠扰民属于民事纠纷,也可能构成治安违法。在遇到此类事件时,首先可以向所在小区的物管反映,请物管出面协调。其次,也可向当地的居民委员会反映,请居委会予以解决。如果通过协商方式仍然不能解决,可以收集邻居家狗叫的证据,比如录音、请其他邻居作证等方式,同时可以报警。警察应当予以处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并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条,饲养动物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妨碍他人生活。在本案中,社区通过协商的方式,要求小敏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关爱,以满足狗的基本需求,兼顾了其他邻里业主的合法权益。
【典型意义】
    目前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饲养小动物成了许多人寻求精神陪伴的一种方法手段,狗狗作为最大众普遍的选择之一,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在饲养过程当中,遛狗栓绳问题、狗伤人问题、狗吠扰民等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处理不好,邻居双方对簿公堂的事也时有发生。社区作为基层服务窗口,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妥善的处理,制止事态升级。这一案例的解决展现了包容与改变的理念,通过蟠龙社区调解员的倾听、理解和协商,社区与居民一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保障“豆豆”生活质量的同时,也维护了邻里关系的和谐。这种包容与改变的方式有助于社区建立更加友好、互助的氛围,为邻里关系的更和睦创造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