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方案】湾沚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自评方案
一、自评目的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推进情况,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教育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及省级、市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自评方案。
二、自评范围
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
三、自评时间
自评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3月至4月进行,具体时间可根据工作安排适当调整。
四、自评内容与标准
自评内容主要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指标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配置
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2人以上、5.3人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1人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艺术(美术、音乐)专任教师数:小学、初中均达到0.9人以上。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4.5平方米以上、5.8平方米以上。
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5平方米以上、10.2平方米以上。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000元以上、2500元以上。
每百名学生拥有网络多媒体教室数:小学、初中分别达到2.3间以上、2.4间以上。
班级规模与班额: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义务教育阶段规模不超过2500人;小学、初中所有班级学生数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
(二)政府保障程度
经费保障机制:严格落实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建立义务教育公共财政经费保障机制,优先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所需资金。
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师5年360学时培训完成率达到100%;全区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
(三)教育质量
课程与教学:课程开齐开足,教学秩序规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无过重课业负担。
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所有学校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达到良好以上。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率达到较高水平。
(四)社会认可度
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家长、学生、教师及社会各界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
五、自评步骤
(一)核实数据
学年新学期开学工作稳定后,各义务教育学校根据教师学生变化情况,对照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核算各项指标,核算结果报区教育局教育股和督导室。
(二)对标自查
各学校对照自评标准进行全面自查,建立自查台账,撰写自查报告。
(三)过程督导
区教育局组织责任督学对各学校自评情况进行过程督导,帮助学校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四)整改提升
各学校根据自查和督导反馈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结果汇总与上报
区教育局汇总各学校自评结果,形成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并按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法定职责,是国家及省政府部署的重大任务,各学校要提高站位,切实把均衡创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二)压实责任
各学校要安排校级领导具体负责均衡发展工作,制定优质均衡推进计划,千方百计补短板,竭尽全力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三)注重内涵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硬件”更重“软件”,各学校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软件”建设,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四)确保数据真实
各学校在自评过程中要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通过以上自评方案的实施,旨在全面推动本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提升教育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