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湾沚区应急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稳步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总体形势
2022年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生各类一般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6人,事故起数同比上升66.67%、死亡人数同比上升100%。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工贸事故1起、死亡1人,建筑施工事故3起、死亡4人。总体来看,全区虽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但当前处于岁末年初的关键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复杂。
2022年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和其他重大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安全生产屏障
一是不断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今年以来,全区召开安全生产会议7次,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7次,就问题隐患整改情况全区通报9次。区委、区政府负责同志带队开展安全检查31次,区安委办就检查中的隐患及工作要求下发工作提示单31份。印发《湾沚区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湾沚区安全生产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湾沚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湾沚区安委会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工作举措》等文件,切实拧紧党政责任链条,压实监管责任体系;制定《芜湖市湾沚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完善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共同推进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印发《关于明确安全生产机构及人员的提示》,明确属地和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分管领导、机构和人员;13个专委会办公室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分管区领导会上调度、研究、部署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带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二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区安委会召开隐患整改专题调度会3次,对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实行定期通报。截至11月28日,区安委会隐患整改调度会共要求整改问题隐患247处,已整改完成230处,剩余17处正在整改中。区人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9处,剩余7处正在整改中。重大事故隐患共挂牌督办12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市安委办第三轮、第四轮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54处,已全部完成整改。区领导督查检查共交办事项68项,剩余16项正在办理中。区安委会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158处,已整改完成154处,剩余4处正在整改中。区安委办安全生产明查暗访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32处,剩余6处正在整改中。省举报系统平台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举报224件,目前已办结205件,其余19件正在办理中。
三是切实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开展“1+9+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同时,相关行业领域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事故发生。城镇燃气“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共开展检查18次,发现整改隐患93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对33家金属冶炼、粉尘涉爆等重点领域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发现整改隐患398处,行政处罚6起,罚款102.7万元;危险化学品“百日行动”专项整治对33家危化领域企业、172家烟花爆竹零售户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发现整改隐患251处,行政处罚7起,罚款2.1万元;道路交通集中整治“百日行动”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418起;城乡自建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共排查自建房屋62349幢,建筑面积695万平方米,及时消除自建房的安全隐患。其他行业领域根据各自特点,扎实开展本行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四是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第21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和“10.13国际减灾日”为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两微一端”、短信等线上线下平台,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普及新《安全生产法》、《刑法修正案(十一)》、《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洪法》、《森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共举办安全生产专题培训讲座4场次、安全生产现场咨询6场次,培训安全监管人员、企业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400余人次,制作宣传展板56块、发放新《安全生产法》2000余册、安全宣传单及宣传品5000余份,切实强化全民安全意识,增强公众风险防范、安全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二)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应急管理和减灾救灾能力
一是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21个部门工作职责和10项防范应对工作重点;同时制定《湾沚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成立防范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责任到人,应对有序。根据《芜湖市湾沚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修订完善了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类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等32个专项应急预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我区灾害事故应急联动工作机制暂行规定的通知》,进一步健全全区应急指挥救援联动体系。开展防汛、消防灭火救援等应急演练,提高部门间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二是深化应急管理行政执法改革。撤销区安全生产执法大队,挂牌成立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原区安全生产执法大队人员整体转隶至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将法律法规赋予县级应急管理部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进行整合,以区应急管理部门名义统一执法。
三是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制定印发《芜湖市湾沚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2022年工作要点》,在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节假日,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公安局森林派出所成立督查组,赴各镇、各有关单位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排查工作,明确防火责任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活动,今年以来共张贴《关于严禁野外用火切实加强火灾防控的通告》相关资料500余份,张贴《禁火令》250份、《集中隔离点消防安全管理须知》100份。
四是有序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调整了湾沚区减灾救灾委员会组成人员,成立湾沚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了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联合值班,调整区防汛应急抢险大队,并督促各镇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和巡逻查险队。完成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共提交数据1275条,已通过省级验收。加强镇、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目前全区共有灾害信息员107人。落实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完成2批次救灾物资采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代表芜湖市迎接国家减灾委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验收评估,指导花桥镇朱桥社区申报2022年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三)强化服务思维,增强群众安全感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打造应急系统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和获得感。定点联系红杨镇兴塘村和三胜村,共结对帮扶25户联系户,目前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对联系户开展了二次集中走访慰问活动,与联系村共同开展组织生活2次。深入开展“党旗引领 湾美物业”工作,截至目前共前往新都社区江南瑞城、世纪广场小区、红杨镇珩琅山村罗公小区开展物业整治活动各3次,发现问题7个,已全部整改完成。积极落实“双报告双报到”制度,局全体在职党员全部到社区报到,截至目前共认领社区“微心愿”19件,派出志愿者48人次。细化局信访办理事项流程,扎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共办理信访投诉件4件,群众满意率75%。建立湾沚区蓝天救援队临时党支部,与花桥镇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联盟结对共建。共建以来,组织花桥镇企业党支部帮助联系村1户贫困监测户解决了就业岗位;联合区蓝天救援队深入陶行知幼儿园、春江苑幼儿园、湾沚一小等学校,民主、前进、新都等社区开展消防进校园、校园防溺水、防灾减灾等知识宣讲活动;联合湾石路消防救援站、和平林场专业扑火队、蓝天救援队在和平森林公园开展了“主题党日”暨安全生产月联训活动,创建联动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三、2023年工作谋划
(一)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属地管理”、“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落实落细党委政府党政领导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根据修改意见,印发《湾沚区有关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任务清单》,强化新业态监管职责。通过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落实安全教育培训规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区镇联动、部门会商、信息通报、联合执法等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安全监管合力。
(二)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
针对建筑施工、消防、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暴露出的问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狠抓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执法和工作指导力度,严肃开展事故调查处理,落实整改防范措施,确保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针对低温雨雪、汛期高温等特殊时段,严格要求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停止室外作业,高温天气时段实施错峰室外露天作业。严格隐患挂牌督办,及时跟踪公布隐患挂牌治理情况,对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予以公开曝光。
(三)扎实推进企业安全职责管理
全面摸排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督促危化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工作要求落实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工作。组织安全风险排查,对辖区内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1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构建的安全风险分布图进行更新、完善,持续落实风险研判和承诺公告制度。制定2023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计划,针对危化、金属冶炼、涉爆粉尘、有限空间等重点行业领域按照最新的标准开闸检查,同时对辖区范围内的监管主体注册信息和监管分类进行进一步明确细化。按照金属冶炼、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一般大中型工贸企业、一般工贸企业等风险等级重新划分风险等级,并计划于2023年对全区工贸企业重新制定分级分类监管工作部署。
(四)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迎检
一是组织开展区安委会对各镇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各驻单位年度考核工作。统筹谋划精心组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年度考核工作细则,督促考核材料报送及审阅,研定考核评分及时报区政府。二是牵头做好市安委会对区政府安全生产年度考核的迎检工作。落实市安委会年度考核、巡查等工作要求,及时研究部署迎检工作。加强综合协调工作力度,通过制发文件、督促指导乡镇、部门报送迎检资料,及时整理汇编本级安全生产年度考核迎检材料。针对工作需要,采取会议调度、发放工作提示函等形式督促相关乡镇、部门落实迎检责任。
(五)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探索使用网络以及新媒体宣传方式,扩大宣传受众对象。开展好2023年第22个“全国生产月”活动,推进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景区、进公共场所。监督企业落实安全宣教培训责任,落实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开展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格培训。
(六)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一是扎实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有序做好2022-2023年度全区冬春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二是加强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大力推进湾沚区大型综合性的应急物资仓库建设的前期申报工作,同时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三是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持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好“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常态化。持续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计划于2023年推荐1个社区作为省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单位,不断提高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
(七)做好森林防灭火和值班值守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清醒认识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防灭火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最大限度减少火灾发生和资源损失,确保我区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稳定。二是围绕工作重心,强化督导检查,深入推进森林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不断提高野外火源管控能力。及时开展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全面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完善处置流程和工作机制,及时做好重大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的报送工作,确保应急值守工作规范高效。
(八)持续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人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及时调整区级防汛抗旱指挥结构,落实部门责任人,明确任务职责。二是强化物资保障和队伍建设。调整区防汛应急抢险大队,并督促各镇组建防汛应急抢险队和巡逻查险队,确保满足辖区抢险救援需要。三是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格落实落细各项防范措施。对可能出现的旱情,督促协调各有关部门全力做好水源保护和科学调度,确保用水安全。
(九)持续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协调督促各相关部门单位及时完成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编制修订工作,持续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动态管理,组织群众参与度高、实战性强、具有针对性的专项演练和综合演练,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实战能力。
(十)推进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建设完成区级应急指挥信息化系统,尽快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应急管理中枢系统,尽快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战结合、反应灵敏”的应急指挥体系。
(十一)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把队伍“纪律关”,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的工作要求,抓好春节、中秋重点时节和关键部位廉政建设,采取有力措施,严守关键环节,加强检查监督,引导干部职工讲政治守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做好营商环境工作,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安全生产指导服务和惠企政策咨询指导,对局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施一站式办理,帮助企业及时解困,提升服务企业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