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教育局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发布时间:2022-01-28 16:39信息来源: 湾沚区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王万顺 字体:【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委、政府总体部署和教育工作规划,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优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圆满完成,2020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获省级优秀。现将2021年湾沚区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党建引领

(一)推进党史学习落实思想保障

一是高起点抓推进。印发《中共芜湖市湾沚区教育局委员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意见》,成立5个专项工作督导组,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向湾沚先锋网、省市教育网站等及时报送相关信息50条。利用系统内的微信公众号等报道本系统开展情况300多条。

二是高要求抓学习。举办党史集中学习教育培训班,邀请党校讲师讲授党史课,1100多名党员集中参加学习。做好芜湖共读计划平台使用,每周六晚按时学习,学员2316人。统筹推进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发挥思政课教师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堂。

 

(二)化机制建设,巩固制度保障

一是增强党建工作力量。提拔优秀党员干部12人。狠举办万名党员进党校万名书记进党校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1300多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52人。

提升党建覆盖范围。新发展党员21名。升格1个党总支为党委。将公办幼儿园的3个支部调整为5个,将民办幼儿园的10个支部调整为7个党支部。完成2个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

是推进教育系统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除当年新建党支部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已全部达标。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13个,优秀共产党员53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4人。向16名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纪念章。

(三)化党性教育,突出政治保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意识。

二是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意见》,加强师德师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专题培训,宣传先进典型。

三是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落实党员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监管职称评审、校服招标、基础建设、招生考试等微腐败风险点。

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暑假德尔塔疫情期间动员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1000多人执行区委指挥部署,致力疫苗接种、高速路口管制等各项志愿服务工作。

二、完善教育体系

(一)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持续加快公办园建设2021年新增公办园7所(新建5所,回收2所)已全部开园,目前公办园达17所,学位数达4680发放20202021学年度普惠园奖补资金110万元,发放优秀普惠园资金81万元。做好公办园教师配备工作17所公办园严格按照两教一保配足配齐教职工。加强疫情防控、规范办园行为、科学保教、做好幼小衔接等方面认真做好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实现幼儿园督导全覆盖。完成对全区662名幼儿园教师、336名保育员的全员集中培训。加强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及时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全面提升保教水平。指导民办园依法建立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园管理。

(二)推动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发展

1. 坚持五育并举。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程中,引导校长走进思政课,提高思政课常态化教学质量和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1年度组织开展区级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12次(场),参与学生1258人,校级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85次(场),覆盖学生32000余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东湖学校荣获芜湖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称号。组织开展全区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认定天源时光创意营地、珩琅山玫瑰谷2家单位为湾沚区第一批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发挥榜样辐射作用。我区共有2名学生荣获市级美德少年荣誉称号。开展好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组织全区19所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成立团校。依托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素质教育校外培训活动,开设20个专业,76个班级,全年培训学员3000多人次。适时开展卫生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教育展中小学生及幼儿近视筛查和动态监测全区学生体检工作和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指导学校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同时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月报告配合卫健委开展3-17人群疫苗接种。目前教育系统3-17周岁人群50416人已接种第一剂、49537人接种第二剂,做到应接尽接的要求。配合卫健委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在校(园)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2. 落实双减工作。全区义务教育阶段26所学校均建立作业公示制度。积极开展双减背景下各学科教学教研活动和作业设计比赛。改革教育评价方式,实现一、二年级乐考学校全覆盖。依托智慧课堂,加大区本资源库建设提高教学效率强化课后服务功能,聘请校外专家、离退休教师、志愿者等159人参加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发放三心服务教师补贴426截至目前,全区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4所,其中2所义务教育阶段培训机构营改非12所培训机构剥离义务教育阶段培训。

(三)推动高中教育提质创优发展

1. 控制办学规模,实行分层教学强化卓越部管理,实行卓越部师生相对独立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尖子生培养。

2.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力量招聘紧缺专业教师4人。继续做实青蓝工程,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校内结对分学科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业务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根据国家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发展形势,开展高一年级相关学科统编教材研究课,组织教师参加市级系列主题研讨活动名师骨干教师积极承担市、区、校各级示范课,开设教学讲座或教学经验介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各类教学比赛活动。

3. 强化学科管理。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强化对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对集体备课的指导以研促教,提高课堂效率。着力推进智慧课堂建设鼓励教师加强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个性化学习手册精准练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积极开展行政干部推门听课活动推门听课数量、质量给出具体要求,并严格落实检查反馈。

(四)推动职业教育特色多元发展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二期工程12.4万平方米,全部投入使用;芜湖航空职业学院一期10万平方米已建成,二期正在规划设计;芜湖京师职业学校新校区2.6万平米已全部竣工,芜湖医药卫生学校二期全部完成。5所职业院校开设的文化创意、跨境电商、机械自动化、航空服务、飞机维修等35个专业与湾沚区、芜湖市的产业发展都非常契合,助推了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新芜开发区有60多家企业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意向性企业134家,其中冠名班12个,订单式培养25个,涌现出许多像芜湖汽车工程学校德力西电气式的合作典范。

三、强化师资培养

(一)做好教师招聘工作

新招聘中小学在编教师20劳务派遣教师58人。招聘幼儿园专任教师58劳务派遣教师86人、保育员48

(二)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稳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67名教师实现系统内交流。25名教师参加支教。完善劳务派遣教师的管理工作,及时发放劳务派遣教师的工资,并为其购买公积金。强化一次性工作奖励分配,依法保障教师待遇,无拖欠教师工资现象。

(三)狠抓队伍建设

积极推进校级领导班子交流任职,新任命中小学校长4人、幼儿园园长2人,交流任职校长1人。新任命副校长8副园长3人,交流任职副校长4人。完成2020-2021年度中小学校长(书记)、副校长考核。新增市级骨干教师1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名师1名,市级名班主任3名,市级名校(园)长1名,区级骨干教师60名。

(四)加强教师培训

1. 加强智慧课堂建设培训。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开展智慧课堂精准教学行动研究项目的合作,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定期深入基地学校听、评课,就精准教学问题、课题研究问题开展现场指导。

2. 扎实开展区级教育专项培训。在南京师范大学分别举办中小学德育、教科研管理者培训,培训中小学德育、教科研管理干部100人。完成新教师上岗专题培训,培训中小学新教师88人,幼儿园新教师167人。完成2021国培计划项目,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68人,中职学校教师22人,参训率和结业率均达100%。适时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专题培训中小学生五项管理专题培训双减专题培训

(五)加强教师教研工作

以赛促研,组织优质课评选活动,在2021三科国家级统编教材优质课评选活动中,南湖学校小学语文教师尹冬芳执教的《文言文两则》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在沚津学校、湾沚一小、新芜学校和咸保小学等学校开展蹲点教研活动。对东湖学校进行毕业班集中专题调研。加强课题管理,14项课题被市级及以上批准立项,其中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9项、市陶研课题4项、省电教课题1项,现已全部开题。省级课题《基于项目学习的中学物理深度教学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以物理项目学习促进初中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案例研究》结题。

(六)紧抓师德师风管理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及时回复有关师德师风问题的咨询投诉。深入开展典型树德活动,教师节表彰全区各类优秀教师132陶辛小学孙水凤、东湖学校刘有云获评芜湖市江城最美教师,县一中朱晓亮等16名同志获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表彰。芜湖县一中陈光明同志作为教育部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代表赴北京参加建党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七)完成常规性工作

推荐27名教师申报高级职称,82名教师申报一级职称。完成二级教师评审35人。完成383人教师资格审核认定及证书发放教师资格注册1960全面开展档案整理工作,将99年以前至2018年的990份毕业生档案整理编号、制作目录,并移交至湾沚区人才市场管理。

、加大教育投入

(一)保障教育经费

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惠及学生27632人,拨付免费教科书308.46万元,公用经费2356.86万元,免费印制作业737.7万元学前教育合计资助370人次,资助资金28.03万元。义务教育合计资助1724人次,资助资金47.38万元。普通高中全年合计资助2256人次,资助资金229万元。中职学校全年合计资助1210人次,资助资金125.85万元。受理助学贷款155人(笔合同),贷款总额159.9万元。

(二)加强学校幼儿园项目建设

投入7908.75万元续建东湖、城东、城南及城北幼儿园,投入368.33万元完成阳光城幼儿园装修工程,以上幼儿园9月交付使用。投入3786.03万元完成六郎中心学校易太分校一期建设。投入1176.27万元完成南湖学校校园整治工程投资667万元校舍维修改造项目7投入6157.21万元新建城南小学,项目于2021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22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三)全面实施智慧课堂项目。

智慧课堂设备覆盖26所中小学四年级及以上所有班级和2所教学点26所中小学均已安装智慧体育课设备,17所幼儿园均已安装学前AI幼教设备并投入使用。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实行每周通报,各学校运用智慧课堂开设课程科目达5门及以上,最多达17门,全区应开课总节次4200节,实际开课总节次为127783节。完成智慧课堂资源库的使用需求调查,启动区级智慧课堂资源库建设,全年共上传资源65937节,已审核通过41424节。组织参加省级中小学自制教具评选,三元小学贾扬龙、缪明竹老师制作的《影子规律探究装置》获省级一等奖,东湖学校管旺东、朱庆华老师制作的《美术摄影中光的三原色合成器》获省级三等奖。

、强化常规管理

(一)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1.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开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系列活动。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国旗下演讲、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师生进行安全常识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交通、消防、用电、实验、劳动、食品卫生、体育运动等专题安全教育活动深入推行两公示,一监督制度,聘请师生和家长担任校园安全监督员。

2. 狠抓预案演练,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健全了火灾防汛地震雨雪天气等多种安全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演练各类安全演练达220余次。

3. 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印发《湾沚区校车安全管理办法《湾沚区中小学生上放学乘车安全工作考核方案》和《湾沚区校园(幼儿园)接送车考核办法》,对车辆及学校车辆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实行以奖代补。会同公安局交管大队、交通局、应急管理局对校车公司安全运营开展了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加大路面巡查力度。

4. 加强校园三防建设。完成校园保安和校园一键报警视频监控联网项目招标采购。现有保安169名。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的一键报警系统和校园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全部实现联网,校园门口和校内主要区域和重点部位100%覆盖并接入区公安分局报警平台。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设置配备各类物防设施设备校园封闭化管理达到100%,护学岗设置率达100%。强化警校联建,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建有警务联络室,切实提高校园安防工作效能。

5.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芜湖医药卫生学校等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同时结合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回头看工作。

6. 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项行动,对学校周边违法行为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

(二)规范校园督导工作。

1. 加强培训开展集中学习培训68人次,各责任区专职督学自主集体学习70人次不断提升督学业务水平。对督学责任区进行优化调整,新增4名专职督学促进工作进一步实效开展,稳步提升。

2. 开展每月主题专项督导结合教育职能,对教学教研、校园安全、疫情防控和双减工作等开展专项督导,2021共开展督导工作近1000次(含双减工作督导786次),印发督学责任区挂牌督导简报11期。完成了第八轮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工作完善中小学校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3. 定期进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指标统计组织各督学责任区针对评估指标,精心做好调研和底数摸排工作,逐项深入全面地展开自查,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形成数据分析指导后续工作有效开展

2022工作安排

(一)均衡发展基础教育

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科学发展公办幼儿园,引导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发展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调整教育布局规划,加快学校建设,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校额。推进集团化办学。结合五项管理三心服务,进一步落实落细双减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服务保障能力,促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集中精力提高一中教学质量,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管理、育人方式等方面形成办学特色,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推动高中教育提质创优

(二)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

推动区管校聘全面、深入、持续开展,进一步规范教师聘任交流,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动更多教师在区域内按需流动。加强校长梯队建设,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确保校长队伍可持续发展。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三)推动教育信息化提升

整体推进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的智慧学校建设,进一步建立和长三角地区985大学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强力推进智慧学校精准教学行动研究,实行专家入校指导制度,探索具有湾沚区教育特色的教育品牌,朝实现出成果、出名师、创名校的目标坚实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