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陶辛镇:“三个聚焦”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时间:2025-03-21 10:53 作者:胡瑜  来源:湾沚区发改委  次数: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湾区陶辛镇紧扣人才、文化、民生三大关键,通过聚焦人才引育破解空心化、聚焦文化铸魂涵养新风尚、聚焦民生提质增强幸福感,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走出一条具有陶辛特色的振兴之路。

聚焦人才引育,破解空心化困局。针对乡村人才荒难题,陶辛镇持续推出新举措。导师帮带机制深化,根据岗位要求、年轻干部特点,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结对14位年轻干部,开展帮带谈话”260余次。归雁计划升级,发放创业贷款320万元,通过政策扶持、乡情感召,吸引50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30家。新农人培育行动全面铺开,聘请荷莲产业顾问1名,开设田间课堂,挖掘本土田秀才”“土专家”10余名,系统培育新型荷莲产业职业农民。加强校地合作,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同推进套花湾大学小镇项目、共建浆染尚芜湖文创基地,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同时,选派8名金融人才到村挂职副书记,推动金融支农优惠政策落地,协助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聚焦文化铸魂,培育文明新风尚。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陶辛镇在文化铸魂方面持续发力。传承民俗文化,春节期间广泛开展群众性民俗文化活动,组建9支马灯队伍、10支龙灯队伍,覆盖13个自然村7个行政村,互动观赏18600余人次,获《安徽新闻联播》等多家省级及以上主流媒体报道。加强道德建设,举办道德讲堂、好人宣讲等活动40场,帮扶关心道德模范、身边好人30人,建设道德银行”2处,形成多元参与的道德培育体系。升级文化基础设施,修缮白沙圩革命旧址1处,推进胡湾教授村建设,保护古村落、古祠堂1座,计划建设乡村记忆馆,让乡愁有迹可循。创新开展文化赶集活动,组织非遗展演、农民书画展等,年均惠及群众2万人次,带动乡村旅游9.8万人次。

聚焦民生提质,书写幸福新答卷。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陶辛镇在民生提质方面持续创新。打造文明菜市,对陶辛菜市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排水系统、规范台面分区,确保居民买菜环境干净整洁,让老菜市旧貌换新颜,小菜篮拎出百姓幸福感。开设家门口老年幸福食堂,打造7个老年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实惠、品种多样、营养均衡的餐食,让老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新建及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6处,安装健身器材62件,打造“15分钟健身圈。创新民生微实事机制,通过群众点单、政府买单,解决路灯安装、水渠修缮等急难愁盼问题87件,参与群众1295人次。持续建设四好农村路5条自然村道路实现通车,芮村村实现公交通车,2条路入选安徽省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

人才回流让乡村焕发活力,文化浸润让乡风更加醇厚,民生改善让幸福触手可及。陶辛镇将始终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持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作者:胡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