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沚区:精准社区特色定位
创优“三公里”就业服务品牌
1-10月份,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68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6.39%;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779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4.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9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6.47%。
今年以来,湾沚区积极贯彻落实民生实事,深入推进“三公里”就业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结合区内各镇独特区位和发展布局,打造“一区一特色、一区一定位”充分就业服务品牌,促进居民“家门口”高质量就业。
坚持高位推进,明确任务强督导。湾沚区以落实创建“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达标为首要任务,坚持工作专班定期调度,常态化调研指导,清单式推进,分层级开展服务,坚持“常态工作天天干、重点工作周周干、特色工作月月干”,扎实有效开展创建。2022年,湾沚区被评为全省“三公里”就业圈、“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先进地区;2023年,湾沚区14个社区达到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完成年度任务127%。2024年9月,14个社区达市级充分就业社区标准,达年度任务116.7%,在国办、人社部调研时受到肯定。
强化平台支撑,压实载体优服务。紧密线上线下创建平台双向互动、双向支撑促就业。线上依托“就业芜优”一体化服务平台,运用“就在芜湖”微信小程序、“零工市场”等便民信息化技术,汇集更多就业创业数据资源,推动就业服务数字化建设向社区延伸,搭建求职招聘的智能平台,促进供需对接。“就在芜湖”小程序发布以来,已累计入驻各类经营实体4575户,累计发布岗位80380个。线下依托社区平台,设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办事窗口,配备1-2名专兼职人员,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同时,拓宽购买服务内容,紧密与第三服务机构在“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工作中配合协作,构建区、镇、社区和服务商的“3+1”服务模式,以专业服务团队全力保障辖区居民“家门口”就业。
多维宣传引导,营造氛围强效应。搭建宣传矩阵,深入开展民生实事促进就业政策宣传。借助社区宣传阵地,面向社区周边居民和各类用工主体辐射宣传“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概念、政策举措,升级宣传效果,引导群众关注“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建设相关内容。结合社区招聘、夜市招聘活动,以及在“芜湖马拉松”及各镇特色文旅等活动现场、中高考和事业单位招考点设立政策宣传服务台等形式,开展线下宣传70余场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快捷方式线上发布电子海报、短视频,全面宣传推广“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提升群众对就业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帮扶暖民心。落实重点群体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介绍、1次培训推荐的“131”就业帮扶。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专项活动,依托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搭建“双线”平台推动精准就业,线下举办春季大型招聘会和镇村巡回招聘等招聘活动,送岗位入社区,线上开通“新芜人才网”“湾芜人才网”“新安人才网”三个线上招聘平台,年发布用工需求岗位1.2万个以上,并常态化网络直播云上招聘会。今年已举办“2+N”招聘活动173场,累计服务企业2800家次,达成就业意向15289人次。同时,加大就业政策兑付力度,激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出台《支持就近就业政策意见》,发放就近就业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子女入幼入托、父母养老补贴,并提供免费体检、技能培训,引导返乡就业。近3年,发放本地就业补贴180.3万元,稳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
找准特色定位,创建品牌促就业。依托所辖5个镇特色经济,同步推进各产业协调发展,不断培育拓展就业增长点,吸纳更多居民就业,形成各具体特色充分就业品牌。湾沚镇利用独特水利景观和“地利”环境,在网红地打造“龙尾张田园夜市”,直接拓岗带动本地居民就业;六郎镇依托镇工业园和“殷港小镇”青年创业园,促进返乡入乡青年群体就业创业,并配套发展餐饮、住宿、物流配送等“三产融合”就业;陶辛镇立足“荷花小镇”特色旅游和“莲”产业体系,带动就业近1000人;红杨镇借助“西河古镇”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从旅游服务、民宿餐饮到古镇导游,女性群体在这里有广泛的就业岗位;花桥镇发挥“东方·飞谷航空飞行营地”“鸠兹湾艺创共富乡村”拉动文旅产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